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6页 |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 第13-14页 |
·溶剂提取法 | 第13页 |
·水蒸气蒸馏法 | 第13页 |
·升华法 | 第13-14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4页 |
·超声提取法 | 第14页 |
·微波协助溶剂提取法 | 第14页 |
·中药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 第14-17页 |
·香豆素类 | 第15页 |
·黄酮类 | 第15-16页 |
·蒽醌类 | 第16页 |
·皂苷类 | 第16-17页 |
·生物碱类 | 第17页 |
·中药主要的定性定量方法 | 第17-21页 |
·薄层色谱法 | 第17-18页 |
·纸色谱法 | 第18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8页 |
·紫外光谱法 | 第18页 |
·红外光谱法 | 第18-19页 |
·核磁共振法 | 第19页 |
·X-射线衍射法 | 第19-20页 |
·质谱法 | 第20-21页 |
·香豆素的研究 | 第21-23页 |
·香豆素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及其活性 | 第21-22页 |
·香豆素衍生物的应用 | 第22-23页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子量测定 | 第23页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鉴定 | 第23-2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24-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5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及技术关键 | 第25-26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25页 |
·课题关键技术 | 第25-26页 |
2 HPLC-MS法同时检测白芷中三种香豆素成分 | 第26-37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 | 第26-2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仪器装置 | 第27页 |
·操作步骤 | 第27-28页 |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28页 |
·色谱条件 | 第28页 |
·质谱条件 | 第28-2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9-36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29-30页 |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30页 |
·色谱图、MRM色谱图和二级质谱图 | 第30-35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35页 |
·精密度 | 第35页 |
·加标回收试验 | 第35页 |
·样品分析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3 HPLC-MS法同时检测北沙参中两种香豆素成分 | 第37-47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 | 第37-4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7-38页 |
·仪器装置 | 第38页 |
·操作步骤 | 第38-39页 |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39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39页 |
·色谱条件 | 第39-40页 |
·质谱条件 | 第4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0-45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41页 |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41页 |
·色谱图、MRM色谱图和二级质谱图 | 第41-45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45页 |
·精密度 | 第45页 |
·加标回收试验 | 第45页 |
·样品分析 | 第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4 HPLC-MS法测定补骨脂中两种香豆素成分 | 第47-56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 | 第47-5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7-48页 |
·仪器装置 | 第48页 |
·操作步骤 | 第48-49页 |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49页 |
·样品处理 | 第49页 |
·色谱条件 | 第49-50页 |
·质谱条件 | 第5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0-55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51页 |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51页 |
·色谱图、MRM色谱图和二级质谱图 | 第51-54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54-55页 |
·精密度 | 第55页 |
·加标回收试验 | 第55页 |
·样品分析 | 第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