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检测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 第10-12页 |
·分离富集有害重金属的技术 | 第12-15页 |
·沉淀与共沉淀分离技术 | 第12-13页 |
·离子交换分离技术 | 第13-14页 |
·萃取分离技术 | 第14页 |
·色谱分离技术 | 第14页 |
·液膜分离技术 | 第14-15页 |
·富集分离技术中吸附材料的种类 | 第15-18页 |
·树脂 | 第15页 |
·硅胶 | 第15-16页 |
·纳米材料 | 第16页 |
·中孔分子筛 | 第16-17页 |
·离子印迹聚合物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立体思想及工作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探究其对重金属离子铅的吸附特性 | 第19-29页 |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19-20页 |
·离子印迹聚合物(IIP)合成路线 | 第20-21页 |
·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22-23页 |
·试液酸度的选择 | 第23-24页 |
·吸附温度的选择 | 第24页 |
·吸附时间的选择 | 第24-25页 |
·静态饱和吸附容量 | 第25页 |
·洗脱条件的选择 | 第25-26页 |
·回收实验 | 第26页 |
·分析特性 | 第26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26-27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27-28页 |
·矿样中铅的含量测定 | 第27页 |
·标准矿样中铅的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吸附机理的探讨 | 第28-29页 |
第3章 离子印迹聚合物富集分离-FAAS 测定环境水样中重金属镍 | 第29-38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2页 |
·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29-31页 |
·离子印迹聚合物(IIP)合成路线 | 第31页 |
·分离柱的制备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32-33页 |
·上柱液酸度的选择 | 第33页 |
·上柱液流速的选择 | 第33-34页 |
·吸附温度的选择 | 第34-35页 |
·在动态条件下饱和吸附容量的测定 | 第35页 |
·洗脱条件的选择 | 第35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35-36页 |
·分离柱的再生与使用寿命 | 第36页 |
·分析特征 | 第36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36-38页 |
第4章 离子印迹聚合物在线分离富集-FAAS 测定烟草中痕量铜的研究和应用 | 第38-47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38-40页 |
·离子印迹聚合物(IIP)合成路线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41-42页 |
·试液酸度的选择 | 第42页 |
·采样流速的选择 | 第42-43页 |
·采样时间的选择 | 第43-44页 |
·吸附温度的选择 | 第44页 |
·洗脱条件的选择 | 第44-45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45页 |
·分析特性 | 第45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45-4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