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公司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Extended Abstract第9-16页
图清单第16-18页
表清单第18-22页
变量注释表第22-23页
1 绪论第23-50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3-3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0-45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第45-46页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第46-49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49-50页
2 理论基础第50-64页
   ·概念界定第50-56页
   ·信用风险定价理论第56-58页
   ·信用价差期限结构理论第58-61页
   ·“信用价差之谜”理论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3 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主要假设第64-71页
   ·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第64-66页
   ·理论路线图第66-67页
   ·主要假设第67-70页
   ·小结第70-71页
4 中国公司债市场整体特征第71-86页
   ·中国债券市场整体特征第71-74页
   ·公司债市场总体特征第74-82页
   ·公司债市场格局深层原因分析第82-85页
   ·小结第85-86页
5 中国公司债信用价差期限结构分析第86-98页
   ·数据收集与整理第86-90页
   ·样本公司债券基本统计特征第90-92页
   ·信用价差序列构建第92-95页
   ·信用价差曲线形状验证第95-96页
   ·小结第96-98页
6 中国公司债券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研究第98-136页
   ·研究说明第98-103页
   ·信用价差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103-109页
   ·不同期限公司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分析第109-115页
   ·不同分位数水平的信用价差影响因素分析第115-120页
   ·信用价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第120-125页
   ·基于 Copula 的公司债信用价差与股票收益率相关性分析第125-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7 中国公司债信用价差动态模型及其变化研究第136-153页
   ·研究说明第136-137页
   ·信用价差动态模型建立第137-139页
   ·信用价差及变量间的动态关系第139-149页
   ·公司债信用价差变化影响因素研究第149-151页
   ·本章小结第151-153页
8 中国公司债信用价差风险及公司债信用风险管理第153-164页
   ·信用价差风险和违约风险第153-156页
   ·信用价差风险管理第156-158页
   ·公司债券的政府信用及违约承担机制第158-163页
   ·本章小结第163-164页
9 结论与展望第164-169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第164-166页
   ·论文创新性第166-167页
   ·论文局限性第167-168页
   ·展望第168-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7页
附录第177-178页
作者简历第178-18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下一篇:我国污染场地修复的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