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0-19页 |
| ·热障涂层结构及材料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热障涂层等效导热系数研究 | 第15-18页 |
| ·提高热障涂层隔热性能的研究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以及工作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涂层介质传热的数学方法 | 第21-33页 |
| ·热障涂层介质重构 | 第21-22页 |
| ·涂层介质的数值构造法 | 第21-22页 |
| ·涂层介质的真实结构识别法 | 第22页 |
| ·格子波尔兹曼方法 | 第22-30页 |
| ·格子波尔兹曼理论 | 第23-25页 |
| ·热格子波尔兹曼方法 | 第25-29页 |
| ·热格子波尔兹曼方法的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 ·基于涂层微结构的导热问题有限差分方法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数值结构热障涂层隔热性能数值模拟 | 第33-65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33-49页 |
| ·涂层数值结构模型 | 第34-37页 |
| ·格子波尔兹曼模型 | 第37-40页 |
| ·有限差分分析模型 | 第40-43页 |
| ·隔热温度分析模型 | 第43-45页 |
| ·模型参数选取 | 第45-49页 |
| ·方法有效性验证 | 第49-53页 |
| ·热格子波尔兹曼方法验证 | 第50-52页 |
| ·涂层骨架传热的有限差分模型有效性验证 | 第52-53页 |
| ·涂层隔热性能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3-64页 |
| ·涂层孔隙率、孔径大小对涂层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涂层结构、温度对涂层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涂层厚度、导热系数对涂层隔热能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粘结合金厚度、导热系数对涂层隔热能力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基体金属厚度、导热系数对涂层隔热能力的 | 第60-62页 |
| ·烟气对流换热系数、冷却空气的换热系数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 ·辐射换热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四章 基于真实涂层结构的传热研究与分析 | 第65-75页 |
| ·基于真实结构的传热模型 | 第65-70页 |
| ·涂层真实结构的数值模型 | 第65-66页 |
| ·涂层表面流动与传热模型 | 第66-69页 |
| ·模拟参数选取 | 第69-70页 |
| ·真实结构涂层中传热过程分析 | 第70-73页 |
| ·涂层表面气膜流动与传热 | 第70-71页 |
| ·涂层等效导热系数研究 | 第71-73页 |
| ·涂层等效导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75页 |
|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