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Contents | 第7-15页 |
摘要 | 第15-18页 |
ABSTRACT | 第18-2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3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2-23页 |
§1.2 关键技术简介 | 第23-33页 |
§1.2.1 多天线技术 | 第23-25页 |
§1.2.2 干扰处理技术 | 第25-28页 |
§1.2.3 认知无线电技术 | 第28-31页 |
§1.2.4 资源管理和分配技术 | 第31-33页 |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贡献 | 第33-37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33-34页 |
§1.3.2 主要贡献 | 第34-35页 |
§1.3.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多用户MISO系统中基于预编码的功率优化理论研究 | 第37-73页 |
§2.1 相关研究工作 | 第37-38页 |
§2.2 相关预备知识 | 第38-41页 |
§2.2.1 多天线通信系统容量 | 第38-39页 |
§2.2 .2 基于信号泄漏噪声比的预编码 | 第39-41页 |
§2.3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第41-44页 |
§2.3.1 系统模型 | 第41-43页 |
§2.3.2 多用户MISO系统容量和最优问题建模 | 第43-44页 |
§2.4 系统容量和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 第44-57页 |
§2.4.1 主算法框架 | 第44-47页 |
§2.4.2 凸化放松技术 | 第47-52页 |
§2.4.3 变量划分 | 第52-54页 |
§2.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2.5 自适应判决功率分配算法 | 第57-69页 |
§2.5.1 算法设计 | 第57-58页 |
§2.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8-6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2.7 本章附录 | 第70-73页 |
§2.7.1 附录:关于|h_iw_i|~2恒不为0的证明 | 第70-73页 |
第三章 多用户认知网络中基于预编码的功率优化理论研究 | 第73-92页 |
§3.1 相关研究工作 | 第73-74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74-77页 |
§3.3 次要用户系统容量和最优功率分配问题建模 | 第77-79页 |
§3.4 次要用户系统容量和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 第79-86页 |
§3.4.1 最优算法设计 | 第79-82页 |
§3.4.2 非凸问题的凸化放松解 | 第82-86页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6-9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四章 无线多媒体传输中基于预编码的功率优化理论研究 | 第92-108页 |
§4.1 相关研究工作 | 第92-94页 |
§4.2 多用户多媒体传输模型 | 第94-96页 |
§4.2.1 物理层模型 | 第94-95页 |
§4.2.2 应用层模型 | 第95-96页 |
§4.3 PSNR和最优问题数学模型 | 第96-97页 |
§4.4 PSNR和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 第97-100页 |
§4.4.1 问题分析 | 第97-98页 |
§4.4.2 算法设计 | 第98-100页 |
§4.5 基于PSNR线性近似的高效算法设计 | 第100-102页 |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108-110页 |
§5.2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列表 | 第132-133页 |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 | 第133-134页 |
附录 | 第134-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