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体三维建模空间插值与可视化算法研究及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三维地质建模中的空间体模型 | 第13-18页 |
·三维地质建模概述 | 第13页 |
·三维地质数据模型分类 | 第13-15页 |
·基于面模型的构模 | 第14页 |
·基于体模型的构模 | 第14-15页 |
·三维空间模型数据结构 | 第15-16页 |
·三维地质建模数据模型的选择 | 第16-17页 |
·本章总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三维空间插值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18-34页 |
·三维地质体空间插值概述 | 第18页 |
·主要插值方法 | 第18-19页 |
·反距离权重(IDW)插值算法 | 第18-19页 |
·泰森多边形插值方法 | 第19页 |
·克里格插值算法 | 第19页 |
·插值原理及对比 | 第19-27页 |
·反距离权重插值算法 | 第19-21页 |
·泰森多边形插值算法原理 | 第21-24页 |
·克里格插值方法 | 第24-26页 |
·三种插值方法对比 | 第26-27页 |
·三维块段克里格方法 | 第27-28页 |
·数据的分析和筛选 | 第27页 |
·试验变差函数计算 | 第27-28页 |
·矿体品位结构分析 | 第28页 |
·确定变差函数的理论模型 | 第28页 |
·普通克立格块段法估值 | 第28页 |
·建立矿体块段插值模型的关键步骤 | 第28-32页 |
·钻孔样品数据离散化 | 第29-30页 |
·搜索邻域点集的算法 | 第30-32页 |
·普通克立格方法建立矿体块段插值模型的关键算法 | 第32页 |
·本章总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铜绿山铜铁矿三维矿体建模 | 第34-46页 |
·铜绿山地质背景概况 | 第34页 |
·矿区地质 | 第34页 |
·矿床(体)基本特征 | 第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4-38页 |
·数据准备 | 第34-36页 |
·原始数据统计 | 第36-37页 |
·确定研究范围 | 第37-38页 |
·实验变差函数 | 第38-42页 |
·实验变差函数的确定 | 第38-40页 |
·实验变差函数拟合 | 第40-42页 |
·异向性处理 | 第42页 |
·利用克里格进行品位插值 | 第42-43页 |
·铜绿山铜铁矿部分矿体三维实现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