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型代孕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引言 | 第9-11页 |
二、代孕的基本理论 | 第11-14页 |
(一) 代孕的概念与溯源 | 第11-12页 |
(二) 代孕的分类 | 第12-14页 |
1. 基因型代孕 | 第12-13页 |
2. 妊娠型代孕 | 第13-14页 |
三、对代孕问题的基本争论 | 第14-16页 |
(一) 代孕是否有损妇女和儿童的尊严 | 第14页 |
(二) 代孕者对自己的子宫享有何种权力 | 第14页 |
(三) 代孕是否会对传统家庭模式造成破坏 | 第14-15页 |
(四) 代孕契约是否有效 | 第15-16页 |
四、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的正当性分析 | 第16-23页 |
(一) 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的权利基础 | 第16-17页 |
1. 生育权的合理行使与妊娠型代孕的正当性 | 第16-17页 |
2. 身体权的合理行使与妊娠型代孕的正当性 | 第17页 |
(二) 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的伦理基础 | 第17-18页 |
1. 妊娠型代孕符合公序良俗原则 | 第17-18页 |
2. 妊娠型代孕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实施 | 第18页 |
3. 妊娠型代孕有利于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 第18页 |
(三) 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的法理基础 | 第18-20页 |
1. 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符合法的正义标准 | 第18-19页 |
2. 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符合法的秩序标准 | 第19页 |
3. 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符合法的效率标准 | 第19-20页 |
(四) 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的社会基础 | 第20-23页 |
1. “灰色地带”的“朝阳产业”亟需“法律之光” | 第20-21页 |
2. 妊娠型代孕有较高的社会接受程度 | 第21-23页 |
五、代孕的国内外立法比较研究 | 第23-28页 |
(一) 完全禁止型 | 第23页 |
(二) 政府管制型 | 第23-25页 |
(三) 私法自治型 | 第25-26页 |
(四) 我国大陆地区代孕立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6-28页 |
1. 我国大陆地区代孕立法现状 | 第26页 |
2. 我国大陆地区代孕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六、我国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的法律规制构想 | 第28-39页 |
(一) 代孕的立法原则 | 第28-30页 |
1. 非商业化原则 | 第28-29页 |
2. 行政监管原则 | 第29页 |
3. 以人为本原则 | 第29页 |
4. 技术准入原则 | 第29页 |
5. 保密和知情兼顾原则 | 第29-30页 |
6. 有限使用原则 | 第30页 |
(二) 代孕法律关系分析 | 第30-33页 |
1. 代孕法律关系的主体及其限制 | 第31-33页 |
2. 代孕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33页 |
(三) 代孕合同的规制 | 第33-36页 |
1. 委托方的主要义务 | 第33-35页 |
2. 代孕者的主要义务 | 第35页 |
3. 代孕合同的违约损害赔偿 | 第35-36页 |
(四) 代孕亲子身份的认定 | 第36-39页 |
1. 关于代孕亲子身份认定的学说和立法例 | 第36-37页 |
2. 代孕亲子身份的认定 | 第37-39页 |
七、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