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上市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概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概念 | 第15-18页 |
一、相关术语的界定 | 第15-17页 |
二、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概念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性质和特征 | 第18-21页 |
一、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性质 | 第18-19页 |
二、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特征 | 第19-21页 |
第三节 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种类 | 第21页 |
第四节 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与独立董事制度 | 第21-23页 |
一、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 第21-23页 |
二、独立董事与董事会专业委员会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上市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之法理分析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权力制衡理论 | 第24-26页 |
一、西方的权力制衡理论 | 第24-25页 |
二、权力制衡的内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公司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 | 第26-29页 |
一、公司内部的权力制衡 | 第26-27页 |
二、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监督 | 第27页 |
三、董事会对经理的监督 | 第27-28页 |
四、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 | 第28-29页 |
第三节 董事会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 | 第29-31页 |
一、董事会设置的模式 | 第29-30页 |
二、专业委员会与董事会内部的制衡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国外上市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研究 | 第32-40页 |
第一节 国外上市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立法概况 | 第32-34页 |
一、美国的立法情况 | 第32-33页 |
二、英国的立法情况 | 第33页 |
三、日本的立法情况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国外上市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 | 第34-37页 |
一、立法态度 | 第34页 |
二、专业委员会的种类 | 第34-35页 |
三、专业委员会的组成 | 第35-36页 |
四、专业委员会的职权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国外上市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 第37-38页 |
一、公司治理的国际化 | 第37-38页 |
二、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 第38页 |
三、公司治理的自治性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的立法构想 | 第40-48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的现状 | 第40-42页 |
一、我国的立法情况 | 第40-41页 |
二、我国的实践情况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的立法构想 | 第42-47页 |
一、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42-44页 |
二、完善相关的立法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