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草脑脉通合剂的药学研究
| 缩略语表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 ·中医药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2-26页 |
| ·炎症反应 | 第12-17页 |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 | 第17-18页 |
| ·细胞内钙离子 | 第18-20页 |
| ·自由基 | 第20-21页 |
| ·一氧化氮 | 第21-22页 |
| ·兴奋性氨基酸 | 第22-24页 |
| ·细胞凋亡 | 第24-26页 |
| ·立题依据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千草脑脉通中松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8-36页 |
| ·仪器与试药 | 第28-29页 |
| ·成分分析 | 第29-30页 |
| ·色谱条件 | 第29页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9页 |
| ·测定法 | 第29-30页 |
| ·松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0-33页 |
| ·色谱条件 | 第30-31页 |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1页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1页 |
| ·方法学验证 | 第31-33页 |
| ·含量测定 | 第33页 |
| ·讨论 | 第33-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千草脑脉通的药效学研究 | 第36-63页 |
| ·药物干预大鼠脑缺血损伤实验 | 第36-4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41页 |
| ·实验结果 | 第41-47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47-49页 |
| ·药物干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 | 第49-63页 |
|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 ·实验结果 | 第52-59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59-63页 |
| 第四章 松脂苷的药动学研究 | 第63-72页 |
| ·松脂苷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3-67页 |
| ·HPLC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63页 |
| ·色谱条件 | 第63-64页 |
| ·血样处理方法 | 第64页 |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64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64-67页 |
| ·松脂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67-70页 |
| ·实验材料 | 第68页 |
| ·松脂苷HPLC-UV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8页 |
|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 ·血浆样本测定 | 第69页 |
| ·药动学结果 | 第69-70页 |
| ·讨论 | 第70-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综合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2页 |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