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营销策略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 | 第13-25页 |
·营销策略理论 | 第13页 |
·定义 | 第13页 |
·主要理论 | 第13页 |
·需求侧管理基本理论 | 第13-18页 |
·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特征 | 第16-17页 |
·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参与主体及作用 | 第18页 |
·基于营销策略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 | 第18-23页 |
·我国电力市场运营模式 | 第18-20页 |
·我国电力市场产业结构 | 第20-22页 |
·电力市场营销的任务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基于营销策略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5页 |
·基于营销策略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 | 第25-28页 |
·电力需求侧管理模式 | 第25-27页 |
·各级电力公司营销管理职能 | 第27-28页 |
·基于营销策略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认识存在误区 | 第29页 |
·缺乏资金支持 | 第29-30页 |
·缺少节电的长效机制 | 第30-31页 |
·电力产品质量低 | 第31页 |
·电费收取方式单一、收取难度大 | 第31-32页 |
·供电企业服务观念淡薄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基于营销策略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分析 | 第35-45页 |
·电力市场价值链分析和再造 | 第35-40页 |
·电力市场价值链分析 | 第35-37页 |
·电力市场价值链再造 | 第37-40页 |
·需求侧竞价体系构造 | 第40-42页 |
·需求侧竞价参与调峰时的报价成本分析 | 第41页 |
·系统高峰电价机制 | 第41-42页 |
·需求侧可靠性差别电价机制 | 第42页 |
·峰谷分时电价机制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基于营销策略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建议 | 第45-51页 |
·电价营销策略 | 第45-46页 |
·制定合理的电价政策 | 第45-46页 |
·峰谷分时电价的制定 | 第46页 |
·鼓励发展绿色能源和节电技术 | 第46页 |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约束机制与鼓励政策 | 第46-49页 |
·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7页 |
·建立能效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公益计划基金 | 第47页 |
·实行终端用户以经济政策鼓励为主的节能节电政策 | 第47-48页 |
·鼓励节能节电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 第48页 |
·加强节能节电产品的市场检验和监控力度 | 第48页 |
·加强政府能效管理机构体系建设,增大节能节电的资金支持 | 第48-49页 |
·电力需求侧管理营销策略的施行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