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 多倍体鱼类的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鱼类中多倍体现象 | 第9-10页 |
·三倍体鱼类的育种研究 | 第10页 |
·多倍体鱼类的产生方法 | 第10-12页 |
·生物学方法 | 第11页 |
·物理学方法 | 第11页 |
·应用某些化学药品, | 第11-12页 |
·电休克及高盐高碱法 | 第12页 |
·多倍体的倍性鉴定 | 第12-13页 |
·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公式的分析 | 第12页 |
·核仁数目的银染色法测定 | 第12页 |
·细胞体积的测量和比较 | 第12-13页 |
·流式细胞仪测 DNA 含量 | 第13页 |
·三倍体鱼类在生产上的应用 | 第13页 |
2 多倍体鱼类染色体的研究 | 第13-16页 |
·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 | 第13-14页 |
·染色体的带型 | 第14-16页 |
·银染 | 第14-15页 |
·CMA3/DA/DAPI 荧光染色 | 第15页 |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第15页 |
·C 带 | 第15-16页 |
3 泥鳅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杂交三倍体泥鳅的减数分裂 | 第18-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实验用鱼 | 第18页 |
·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第18-19页 |
·秋水仙素处理 | 第18页 |
·取材和低渗 | 第18-19页 |
·固定 | 第19页 |
·制片 | 第19页 |
·吉姆萨染色并拍照 | 第19页 |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第19-20页 |
·卵巢体外培养 | 第19页 |
·剥取卵核 | 第19-20页 |
·染色体标本制备及观察 | 第20页 |
2 结果 | 第20-27页 |
·杂交三倍体泥鳅(4n x 2n,2n x 4n)精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I)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 第20-23页 |
·杂交三倍体泥鳅(4n x 2n)的精母细胞 MI 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 第20-22页 |
·杂交三倍体泥鳅(2n x 4n)的精母细胞 MI 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 第22-23页 |
·杂交三倍体泥鳅(4n x 2n,2n x 4n)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I)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 第23-27页 |
·杂交三倍体泥鳅(4n x 2n)卵核染色体的观察 | 第23-25页 |
·杂交三倍体泥鳅(2n x 4n)卵核染色体的观察 | 第25-27页 |
3 讨论 | 第27-31页 |
第三章 精母细胞染色体的带型及 RDNA 定位 | 第31-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精巢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的 Ag‐NORs 染色 | 第31页 |
·精巢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 CMA3/DA/DAPI 荧光染色 | 第31-32页 |
·精巢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 | 第32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2-35页 |
·杂交三倍体泥鳅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 Ag‐NORs | 第32-33页 |
·杂交三倍体泥鳅精母细胞减数分裂 CMA3/DA/DAPI 染色 | 第33-34页 |
·杂交三倍体泥鳅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荧光原位杂交(FISH)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二倍体与杂交三倍体泥鳅体细胞染色体 C 带研究 | 第37-45页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7-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胚胎染色体的制备 | 第37-38页 |
·染色体的 C 带染色 | 第38页 |
·核型分析 | 第38-39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二倍体泥鳅胚胎 C 带及核型 | 第39-41页 |
·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 C 带及核型 | 第41-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摘要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表 | 第57-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