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拓扑ICA和稀疏编码相结合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论文的组织安排第15-16页
第2章 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理论简介第16-22页
   ·图像超分辨率理论基础第16-18页
   ·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第18-20页
     ·基于插值的超分辨率方法第18页
     ·基于重建的超分辨方法第18-19页
     ·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方法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3章 稀疏表示模型第22-31页
   ·稀疏表示问题的发展状况第22页
   ·稀疏表示问题理论模型第22-24页
   ·字典学习第24-28页
     ·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方法第25-26页
     ·最佳方向法第26页
     ·K-SVD 方法第26-28页
   ·稀疏系数求解算法第28-30页
     ·匹配追踪算法第28-29页
     ·迭代收缩算法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拓扑独立成分分析第31-44页
   ·独立成分分析第31-37页
     ·独立成分分析模型第31-33页
     ·独立成分分析的求解条件第33-34页
     ·独立成分分析模型无法确定的因素第34-35页
     ·ICA 中的数据预处理第35-36页
     ·独立成分分析算法的实现第36-37页
   ·拓扑独立成分分析第37-40页
     ·拓扑 ICA 模型第38-39页
     ·拓扑 ICA 模型的基本特征第39页
     ·拓扑 ICA 的求解第39-40页
   ·基于 ICA 和拓扑 ICA 的图像表征模型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基于拓扑独立成分分析和稀疏编码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第44-61页
   ·基于拓扑 ICA 和稀疏编码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理论框架第44-47页
   ·算法设计第47-50页
     ·字典构造阶段第47-48页
     ·超分辨率重建第48-50页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0-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61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金融领域的分布式垂直搜索引擎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测地距离的图像抗噪分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