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芬小说创作论
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孙惠芬小说创作的主题意蕴 | 第12-34页 |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第13-19页 |
一、“生活在别处”的价值观 | 第13-14页 |
二、割舍不断的家族亲情 | 第14-17页 |
三、不懈追问的婚姻爱情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对瞬间心理的极致书写 | 第19-27页 |
一、“瞬间即历史”的小说观 | 第20-24页 |
二、隐秘的“瞬间”心理 | 第24-27页 |
第三节 个人化“性”观念的表达 | 第27-34页 |
一、个人化的“性”观念 | 第28-30页 |
二、“性”观念的个人化表达 | 第30-34页 |
第二章 孙惠芬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质 | 第34-45页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原生态呈现 | 第34-37页 |
一 朴素的日常生活观 | 第34-35页 |
二 虚构中的“非虚构”效应 | 第35-37页 |
第二节 非理性的神秘色彩 | 第37-41页 |
一 “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 | 第37-38页 |
二 非理性的神秘意象 | 第38-41页 |
第三节 浓郁的辽南地域文化特色 | 第41-45页 |
一 开放气象的民俗风情 | 第41-43页 |
二 自然流露的地域方言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注释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