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下地球物理勘探论文

测井仪器表面材料点蚀原因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1页
   ·引言第7页
   ·17-4PH 不锈钢的发展第7-8页
   ·17-4PH 钢的 CO_2腐蚀的研究现状第8-14页
     ·影响因素及腐蚀产物膜的研究现状第8-12页
     ·高 Cr 不锈钢的 CO_2腐蚀机理第12-14页
   ·CO_2腐蚀防护第14-17页
     ·加缓蚀剂第15-16页
     ·耐蚀新材料第16-17页
     ·使用涂(镀)层第17页
   ·17-4PH 在 CL-环境中腐蚀第17-19页
     ·氯离子腐蚀机理研究第17-18页
     ·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影响因素第18-19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页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第21-33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宏观分析第21-25页
     ·腐蚀介质分析第21页
     ·腐蚀产物形貌第21页
     ·力学性能分析第21-22页
     ·安全性强度校核理论基础第22-25页
   ·微观分析第25-33页
     ·XRD 分析第25-27页
     ·XPS 分析第27-29页
     ·SEM 分析(扫描电镜)第29-30页
     ·金相分析第30-33页
第三章 17‐4PH 不锈钢点蚀及刺漏处宏观分析第33-41页
   ·引言第33页
   ·理化检验第33-34页
     ·化学成分第33页
     ·硬度试验第33页
     ·拉伸试验第33-34页
   ·宏观分析第34-40页
     ·点蚀及裂纹宏观形貌第34-35页
     ·强度校核第35-40页
   ·宏观分析结论第40-41页
第四章 17‐4PH 不锈钢点蚀及刺漏处微观分析第41-50页
   ·引言第41页
   ·XRD 试验第41页
   ·XPS 试验第41-42页
     ·试验环境第41页
     ·试验数据第41-42页
     ·试验结论与分析第42页
   ·电镜扫描试验(SEM)第42-45页
     ·试验环境第42页
     ·显微组织图谱第42-44页
     ·试验数据第44-45页
   ·金相试验第45-47页
     ·试验环境第45页
     ·金相试验数据第45-47页
   ·微观分析总结第47-50页
第五章 结论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55-56页
详细摘要第56-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F537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下一篇:基于Open Inventor的储层建模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