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肿瘤科论文

妇科肿瘤中医古文献整理及特色疗法挖掘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目录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1 妇科肿瘤中医古文献整理第10-47页
   ·妇科肿瘤的中医学发展概况第10-11页
   ·妇科肿瘤的中医古文献整理第11-47页
     ·研究对象第11-28页
       ·战国时期第11-12页
    《黄帝内经》第11-12页
       ·秦汉时期第12-13页
    《金匮要略》第12-13页
       ·魏晋南北朝第13-14页
    《脉经》第13-14页
       ·隋唐时期第14-15页
    《诸病源候论》第14-15页
       ·宋金元时期第15-19页
         ·《陈素庵妇科补解》第15-17页
         ·《女科百问》第17-18页
         ·《妇人大全良方》第18-19页
       ·明代第19-24页
         ·《济阴纲目》第19-20页
         ·《万氏妇人科》第20页
         ·《女科证治准绳》第20-21页
         ·《校注妇人良方》第21-22页
         ·《景岳全书.妇人规》第22-24页
       ·清代第24-28页
         ·《女科指要》第24页
         ·《女科玉尺》第24-26页
         ·《女科切要》第26页
         ·《女科经纶》第26页
         ·《女科要旨》第26-27页
         ·《妇科心法要诀》第27-28页
         ·《血证论》第28页
     ·研究目的第28-29页
     ·研究方法第29-31页
       ·中医病名确定第29页
       ·纳入标准第29页
       ·排除标准第29-30页
       ·文献研究法第30页
       ·内容分析法第30页
       ·频数分析第30页
       ·聚类分析第30-31页
     ·研究结果第31-47页
       ·《黄帝内经》第31-34页
         ·病因病机第31-32页
         ·辩证治法第32页
         ·学术思想第32-34页
       ·《金匮要略》第34-36页
         ·病因病机第34页
         ·辩证治法第34页
         ·学术思想第34-36页
       ·《诸病源候论》第36-38页
         ·病因病机第36-37页
         ·辩证治法第37页
         ·学术思想第37-38页
       ·《陈素奄妇科补解》第38-40页
         ·病因病机第38页
         ·辩证治法第38-39页
         ·学术思想第39-40页
       ·《校注妇人良方》第40-42页
         ·病因病机第40页
         ·辩证治法第40-41页
         ·学术思想第41-42页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第42-43页
         ·病因病机第42页
         ·辩证治法第42页
         ·学术思想第42-43页
       ·《济阴纲目》第43-44页
         ·病因病机第43页
         ·辩证治法第43-44页
         ·学术思想第44页
       ·《女科玉尺》第44-46页
         ·病因病机第44-45页
         ·辩证治法第45页
         ·学术思想第45-46页
       ·《景岳全书.妇人规》第46-47页
         ·病因病机第46页
         ·辩证治法第46-47页
         ·学术思想第47页
2 妇科肿瘤古文献病名、病因、病机、证型的整理研究第47-57页
   ·病名第47-48页
     ·历史沿革第47页
     ·病名挖掘整理第47-48页
   ·病因病机第48-56页
     ·病因论述第48-52页
       ·淫邪因素中以寒邪首当其充第48-49页
       ·瘀血作祟是主要病因第49-50页
       ·气滞、痰湿互为因果第50页
       ·与内伤情志及女性经产生理特点密切相关第50-51页
       ·体质因素第51-52页
     ·病机学说第52-55页
       ·脏腑为病是本第52-53页
       ·津血为病是标,又以病气为基第53-55页
     ·小结第55-56页
   ·证候分型第56-57页
     ·气滞血瘀型第56页
     ·痰瘀互结型第56页
     ·湿热瘀阻型第56-57页
     ·脏腑虚损型第57页
3 妇科肿瘤特色疗法的挖掘整理第57-64页
   ·治法特色第57-60页
     ·健脾调气,养正除积第57-59页
     ·活血化瘀,痰瘀同治第59-60页
   ·养生导引第60-61页
   ·阴道纳药第61-63页
   ·丸剂特色制法第63页
   ·针疗第63-64页
4 妇科肿瘤的相关方剂及药物分析第64-76页
   ·研究对象第64页
   ·纳入标准第64页
   ·排除标准第64页
   ·分析方法第64-65页
   ·数据的规范化第65页
   ·基本用药分析第65-76页
     ·药物频次分析第65-69页
     ·药物类型分析第69-71页
     ·聚类分析第71-75页
     ·总结第75-76页
结语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1:妇科肿瘤的中医研究概况(综述)第82-85页
附2:方剂出处、组成第85-88页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下一篇:80例先兆流产患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