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物理光学(波动光学)论文--偏振与色散论文

新型矢量光束的调控及其应用技术基础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2-14页
 第二节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4-16页
第二章 矢量光束原理和应用介绍第16-37页
 第一节 矢量光束基本概述第16-17页
 第二节 矢量光束的产生第17-23页
     ·腔内产生法第17-20页
     ·腔外产生法第20-23页
 第三节 矢量光束的应用第23-27页
     ·径向偏振光与物质和颗粒的作用第23-24页
     ·纵向分量的应用第24-25页
     ·柱矢量光在显微成像和光学信息存储方面的应用第25-26页
     ·角向偏振光产生无衍射光第26-27页
 第四节 矢量光束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介绍第27-35页
     ·表面等离激元基本概述第27-30页
     ·表面等离激元的产生方法第30-32页
     ·表面等离激元的场增强特性第32-33页
     ·矢量光束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应用第33-35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偏振可调矢量光束的产生第37-48页
 第一节 柱矢量光束的产生第37-43页
     ·柱矢量光束产生的基本原理第37-38页
     ·相位型光栅的设计与加工第38-39页
     ·产生柱矢量光束的实验验证第39-43页
 第二节 偏振混合矢量光束的产生第43-46页
     ·扇形划分矢量光束的产生第43-45页
     ·环形划分矢量光束的产生第45-46页
 第三节 高阶矢量光束的产生第46-47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矢量光束的聚焦特性及其应用第48-76页
 第一节 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理论第48-52页
 第二节 柱矢量光束的聚焦特性第52-60页
     ·径向偏振光的聚焦场分布第53-58页
     ·角向偏振光的聚焦场分布第58-60页
 第三节 新型矢量光束的聚焦特性第60-63页
     ·偏振混合矢量光束聚焦的理论模型第60-61页
     ·高阶矢量光束聚焦的理论模型第61-63页
 第四节 矢量光束的聚焦场整形第63-74页
     ·欧拉振幅调制径向偏振光产生无衍射光第63-70页
     ·偏振和振幅调制产生无衍射光第70-74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新型矢量光束调控表面等离激元第76-98页
 第一节 矢量光束紧聚焦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理论模型第76-84页
     ·矢量光束聚焦到介质层的理论分析第77-79页
     ·矢量光束聚焦到金属膜上的理论分析第79-84页
 第二节 矢量光束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特性第84-89页
     ·径向偏振光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特性第84-85页
     ·偏振混合矢量光束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特性第85-87页
     ·高阶矢量光束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特性第87-89页
 第三节 偏振调制表面等离激元的实验验证第89-93页
 第四节 全光调控实现表面等离激元聚焦光斑的移动第93-96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8-101页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98-99页
 第二节 拟下一步开展的工作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选定磁性体系
下一篇:基于N/O多齿配体配位框架的合成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