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缩写词表 | 第8-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研究进展 | 第17-33页 |
| ·非叶片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第17-26页 |
| ·紫花苜蓿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第26-30页 |
| ·~(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种子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 | 第33-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9页 |
| ·讨论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紫花苜蓿荚和叶片RuBP酶和PEPC酶活性的研究 | 第51-6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6页 |
| ·讨论 | 第66-69页 |
| 第五章 种子发育过程中紫花苜蓿荚和叶片光合能力研究 | 第69-9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9-93页 |
| ·讨论 | 第93-95页 |
| 第六章 紫花苜蓿荚和叶片光合产物转运及作用机理 | 第95-1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5-9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98-126页 |
| ·讨论 | 第126-129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1页 |
| ·主要结论 | 第129页 |
| ·展望 | 第129-1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143页 |
| 致谢 | 第143-145页 |
| 作者简介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