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规范研究与经验总结法 | 第13-14页 |
| ·比较法 | 第14页 |
| ·个案分析法 | 第14页 |
| ·文献分析法与调查法 | 第14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概述 | 第16-24页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演进 | 第16-19页 |
|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 | 第16-18页 |
|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 | 第18-19页 |
| ·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 | 第19页 |
| ·土地市场理论 | 第19-20页 |
| ·土地规模经营理论 | 第20页 |
| ·土地价格决定理论 | 第20-21页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 | 第21-22页 |
| ·土地流转的特点 | 第21-22页 |
| ·土地流转基本原则 | 第22-24页 |
| ·公平公正原则 | 第22页 |
| ·坚持市场原则 | 第22页 |
| ·保证农用原则 | 第22-23页 |
| ·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长沙市望城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 第24-32页 |
| ·望城区基本现状 | 第24-26页 |
| ·望城区社会经济状况 | 第24-25页 |
| ·望城区农业经济状况 | 第25页 |
| ·望城区人口状况 | 第25-26页 |
| ·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 ·望城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 第27-29页 |
| ·望城区土地流转概况 | 第27页 |
| ·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 | 第27-29页 |
| ·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状况 | 第29页 |
| ·望城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 ·不稳定的非农产业收入 | 第29-30页 |
| ·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 第30页 |
| ·农业生产的生产周期长和收益率低 | 第30-31页 |
| ·不规范的土地流转程序复杂 | 第31页 |
| ·服务机构不健全,土地交易成本高 | 第31页 |
| ·融资困难、缺乏农业开发资金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长沙市望城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 ·望城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5页 |
| ·地方政府职能错位 | 第32-33页 |
| ·流转程序不规范 | 第33页 |
| ·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3页 |
| ·社会保障不完善 | 第33-34页 |
| ·土地产权不明晰 | 第34-35页 |
|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 ·流转纠纷呈上升趋势 | 第35页 |
| ·旧观念根深蒂固 | 第35页 |
| ·农村保障缺位 | 第35-36页 |
| ·土地评估机制缺乏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长沙市望城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及建议 | 第37-41页 |
| ·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 第37页 |
|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三关”程序 | 第37-38页 |
|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拓展农村城镇化渠道 | 第38页 |
| ·完善流转的服务体系,提高流转的工作效率 | 第38-39页 |
| ·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 第39页 |
| ·加大财政信贷扶持力度,解决经营规模的资金问题 | 第39-40页 |
| ·提高农民就业的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40-4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附录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