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植物区系的概念 | 第12页 |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国内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甘肃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药用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及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药用植物资源概念 | 第18页 |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 | 第20页 |
·甘肃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连城自然保护区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2 研究内容、方法及目的意义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3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24-28页 |
·地理位置及地形 | 第24页 |
·地质地貌 | 第24-25页 |
·气候条件 | 第25-26页 |
·水文条件 | 第26页 |
·土壤条件 | 第26页 |
·植被条件 | 第26-28页 |
4 药用植物区系分析 | 第28-63页 |
·药用植物类别组成 | 第28-29页 |
·药用苔藓植物区系分析 | 第29-34页 |
·苔藓植物区系整体分析 | 第29-33页 |
·药用苔藓植物区系 | 第33页 |
·药用苔藓植物生境及功能 | 第33-34页 |
·药用蕨类植物的区系分析 | 第34-44页 |
·蕨类植物区系整体分析 | 第34-40页 |
·药用蕨类植物区系 | 第40-41页 |
·药用蕨类植物生境及功能 | 第41-44页 |
·药用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第44-63页 |
·科的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 | 第44-50页 |
·属的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 | 第50-55页 |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 第55-63页 |
5 药用植物的其他用途 | 第63-67页 |
·食用植物资源 | 第63页 |
·芳香植物资源 | 第63-64页 |
·树脂、树胶植物资源 | 第64页 |
·油脂植物资源 | 第64-65页 |
·纤维植物资源 | 第65页 |
·鞣料植物资源 | 第65页 |
·饲用植物资源 | 第65页 |
·蜜源植物资源 | 第65-66页 |
·观赏植物 | 第66-67页 |
6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67-69页 |
·多数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率低 | 第67页 |
·部分药用植物资源存在掠夺式的采挖 | 第67页 |
·产品的深加工不够,经济效益低 | 第67-68页 |
·政府监管部门力度不够 | 第68页 |
·受到放牧等因素威胁 | 第68页 |
·种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 | 第68-69页 |
7.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 | 第69-72页 |
·加强调查,建立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和种质基因库 | 第69页 |
·协调好资源利用与环保之间关系,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 | 第69-70页 |
·重视引种驯化和栽培工作,建立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 | 第70页 |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的建设 | 第70页 |
·深度加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 第70-71页 |
·加强科研工作,利用生物技术扩大药用植物资源量 | 第71-72页 |
8 总结与讨论 | 第72-76页 |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72-74页 |
·药用植物区系特点 | 第72-73页 |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 第73-74页 |
·讨论及建议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