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地区狮子山矿田铜金钼矿床成矿规律研究
作者简介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9页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区位置、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 第14-15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发展趋势 | 第16页 |
·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7-18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9-30页 |
§2.1 区域地质演化史 | 第21-22页 |
§2.2 区域地层及含矿性特征 | 第22-25页 |
·地层岩性组合 | 第22-24页 |
·地层含矿性特征 | 第24-25页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5-27页 |
·基底断裂 | 第25-26页 |
·盖层构造 | 第26-27页 |
§2.4 区域岩浆岩特征 | 第27-28页 |
§2.5 区域矿产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矿田地质特征 | 第30-55页 |
§3.1 矿田地层 | 第31-32页 |
§3.2 矿田构造 | 第32-34页 |
·构造变形系统 | 第32-34页 |
·层间滑脱构造 | 第34页 |
§3.3 矿田岩浆岩 | 第34-55页 |
·岩相学特征 | 第34-36页 |
·主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6-42页 |
·年代学研究 | 第42-47页 |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7-51页 |
·岩浆起源与演化机制探讨 | 第51-55页 |
第四章 典型矿床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55-82页 |
§4.1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第55-63页 |
·朝山金矿床 | 第55-58页 |
·冬瓜山铜(金)矿床 | 第58-60页 |
·胡村铜(铝)矿床 | 第60-63页 |
§4.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63-77页 |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第64-71页 |
·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71-77页 |
§4.3 矿床地球成因探讨 | 第77-82页 |
·成矿时代 | 第77-78页 |
·成矿温度 | 第78-79页 |
·流体和物质来源 | 第79-80页 |
·喷流沉积成矿讨论 | 第80-81页 |
·矿床成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第82-89页 |
§5.1 控矿地质因素 | 第82-83页 |
·地层对成矿的控制 | 第82页 |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第82-83页 |
·岩浆岩对成矿的控制 | 第83页 |
§5.2 成矿时间演化规律 | 第83-84页 |
§5.3 矿床(体)空间分布规律 | 第84-85页 |
§5.4 铜金铝元素来源 | 第85页 |
§5.5 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总结 | 第85-87页 |
·成矿规律 | 第85-86页 |
·成矿模式 | 第86-87页 |
§5.6 找矿方向 | 第87-8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第89-91页 |
§6.1 结论 | 第89-90页 |
§6.2 存在问题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