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两型社会”建设水平评价与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两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第18-24页
   ·"两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第18页
   ·"两型社会"相关理论基础第18-24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20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20-21页
     ·增长极理论第21-22页
     ·产业集群理论第22-24页
第3章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24-36页
   ·长株潭城市群简介第24-25页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和优势第25-26页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第26-31页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26-28页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社会和谐程度提高第28页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第28-29页
     ·污染排放有所减少,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第29-30页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科技实力增强第30-31页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1-36页
     ·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经济结构还有待优化第31-32页
     ·资源节约水平还有待提高第32-33页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第33-34页
     ·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功能不强第34-35页
     ·与中部城市群相比,在人均值上有优势,总量上有差距第35-36页
第4章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水平评价第36-54页
   ·"两型社会"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6-38页
     ·"两型社会"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6-37页
     ·"两型社会"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第37-38页
   ·"两型社会"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方法第38-41页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水平评价第41-51页
     ·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的选取第41-43页
     ·指标数据的处理第43-44页
     ·模型的建立、训练、检验及评价结果第44-51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51-54页
第5章 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第54-62页
   ·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竞争力第54-55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第55-56页
   ·切实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生态型宜居型城市群第56-57页
   ·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57-58页
   ·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城市群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58-60页
   ·创新财税金融体制机制第60页
   ·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第60-6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总结第62页
   ·创新点第62-63页
   ·存在的不足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株潭城市群社区休闲体育设施现状及需求研究
下一篇:省际边界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