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地表移动变形的基本特征 | 第15-21页 |
·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形式 | 第15页 |
·上覆岩层的分带 | 第15-16页 |
·地表移动盆地 | 第16-19页 |
·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过程 | 第17页 |
·地表移动盆地点的移动轨迹 | 第17-18页 |
·地表移动盆地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主要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地质条件的影响 | 第19页 |
·采矿因素的影响 | 第19-21页 |
3 地表移动变形的基础理论 | 第21-41页 |
·重复开采的定义 | 第21页 |
·移动盆地主断面的移动和变形 | 第21-22页 |
·地表移动角量参数 | 第22-23页 |
·地表动态变化的一般特征 | 第23-25页 |
·起动距 | 第23页 |
·超前影响 | 第23-24页 |
·地表推进过程中的下沉速度 | 第24页 |
·地表移动的持续时间 | 第24-25页 |
·地表移动的基本参数和求参方法 | 第25-29页 |
·地表移动变形参数成果表 | 第29-31页 |
·概率积分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41页 |
·概率积分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33页 |
·概率积分法移动变形预计 | 第33-38页 |
·厚松散层条件下概率积分法修正模型 | 第38-41页 |
4 顾桥矿重复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研究 | 第41-81页 |
·工作面概况 | 第41-49页 |
·1117(1)和1117(3)工作面地质概况 | 第41-43页 |
·1117(1)和1117(3)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概况 | 第43-45页 |
·1111(3)和1232(3)工作面地质概况 | 第45-47页 |
·1111(3)和1232(3)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概况 | 第47-49页 |
·模矢法求参 | 第49-59页 |
·模矢法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模矢法求参模型 | 第50-53页 |
·模矢法求参的计算步骤 | 第53-54页 |
·模矢法求参结果 | 第54-59页 |
·地表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 第59-81页 |
·垂向重复开采走向动态变化规律 | 第59-66页 |
·垂向重复开采倾向动态变化规律 | 第66-71页 |
·横向重复开采动态变化规律 | 第71-79页 |
·垂向与横向重复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小结 | 第79-81页 |
5 结论与不足 | 第81-82页 |
·主要结论 | 第81页 |
·不足之处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