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蕙兰杂交育种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2页 |
·蕙兰、春兰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 第11-13页 |
·形态特征 | 第11-12页 |
·生物学特征 | 第12-13页 |
·兰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兰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 | 第15-16页 |
·培养基 | 第16-17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第17页 |
·添加物 | 第17-18页 |
·兰属植物育种方法 | 第18-19页 |
·引种驯化 | 第18页 |
·杂交育种 | 第18页 |
·诱变育种 | 第18-19页 |
·多倍体育种 | 第19页 |
·生物技术育种 | 第19页 |
·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污染问题 | 第20页 |
·褐化问题 | 第20页 |
·黄化苗问题 | 第2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选题目的 | 第20-21页 |
·选题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杂交授粉实验 | 第22-23页 |
·杂交授粉植株 | 第22页 |
·杂交授粉方法 | 第22页 |
·杂交授粉组合 | 第22-23页 |
·杂交果实生长情况 | 第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杂交种胚萌发实验 | 第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杂交根状茎继代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 | 第23-26页 |
·‘如意素’ב集圆’杂交组培体系的研究 | 第23-24页 |
·‘温州素’ב大一品’杂交组培体系的研究 | 第24-25页 |
·‘大富贵’ב温州素’杂交组培体系的研究 | 第25页 |
·不同浓度激素对杂交兰不定根诱导的影响 | 第25页 |
·杂交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 | 第25-26页 |
·实验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4页 |
·杂交果实发育情况 | 第27-31页 |
·杂交授粉后果实发育情况统计 | 第27-29页 |
·杂交组合座果率分析 | 第29-30页 |
·杂交果实纵横径生长量情况 | 第30-31页 |
·杂交果实非共生萌发试验 | 第31-33页 |
·不同果实采收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2-33页 |
·‘如意素’ב集圆’杂交组培体系的研究 | 第33-36页 |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第33页 |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33-35页 |
·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 第35-36页 |
·‘温州素’ב大一品’杂交组培体系的研究 | 第36-39页 |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第36-37页 |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根状茎增殖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根状茎分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大富贵’ב温州素’杂交组培体系的研究 | 第39-41页 |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第39页 |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39-40页 |
·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 第40-41页 |
·不同浓度激素对杂交兰不定根诱导的影响 | 第41-42页 |
·杂交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9页 |
·兰花杂交育种结实性的讨论 | 第44页 |
·杂交亲本亲和性讨论 | 第44页 |
·杂交果实生长量讨论 | 第44页 |
·杂交果实座果率讨论 | 第44页 |
·杂交种子无菌萌发的讨论 | 第44-45页 |
·杂交果实采收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培养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45页 |
·杂交兰快繁体系建立的讨论 | 第45-47页 |
·基本培养基在快繁体系中的作用机理 | 第45-46页 |
·生长调节剂在快繁体系的作用机理 | 第46-47页 |
·移栽与炼苗的讨论 | 第47页 |
·问题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第47-49页 |
5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表 | 第56-58页 |
附图说明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