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柯布西耶建筑中的曲面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论文研究的缘起与目标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契机——朗香教堂带来的感动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勒柯布西耶建筑中的曲面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经验的借鉴,种子的力量 | 第11-12页 |
·选题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 第13页 |
·实地考察亲身体验 | 第13页 |
·梳理分类 | 第13页 |
·归纳提炼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建筑与身体的对话 | 第15-36页 |
·背景:概念化的体系与具体的人 | 第15-17页 |
·多米诺体系的提出 | 第15-16页 |
·最基本的身体感官 | 第16-17页 |
·关于触觉——弧线墙面 | 第17-24页 |
·直接触觉——卫生间的弧线墙面 | 第17-22页 |
·间接触觉——圆弧形转角墙面 | 第22-24页 |
·关于运动——曲线墙面 | 第24-34页 |
·蛇形线墙面 | 第25-28页 |
·加歇别墅中的曲线墙面 | 第28-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器官平面”及其空间逻辑 | 第36-59页 |
·背景:自由平面的探索 | 第36-37页 |
·“器官平面”——建立丰富的空间层次 | 第37-49页 |
·作为“交通器官”的楼梯间 | 第37-40页 |
·有机形态的“卫生器官” | 第40-45页 |
·“器官平面”的形成 | 第45-49页 |
·“器官平面”的演变 | 第49-57页 |
·内外翻转——巴黎大学城巴西学生公寓 | 第50-52页 |
·突破界限——哈佛大学视觉艺术中心 | 第52-54页 |
·“双层器官”——斯特拉斯堡国会大厦 | 第54-55页 |
·“循环系统”——奥利维蒂电子计算机中心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从“形式的焦虑”到纯精神的创造 | 第59-98页 |
·背景:“形式的焦虑”和四个原型 | 第59-63页 |
·“形式的焦虑” | 第59-61页 |
·四个形式逻辑原型 | 第61-63页 |
·曲面墙体的形式处理 | 第63-81页 |
·并置式——曲面形体最初的探索 | 第63-67页 |
·附属式 1——顶层的曲面形体 | 第67-72页 |
·附属式 2——底层的曲面形体 | 第72-76页 |
·要素分离式 | 第76-81页 |
·曲面屋顶的形式处理 | 第81-85页 |
·平拱屋顶 | 第81-83页 |
·反拱屋顶 | 第83-84页 |
·双曲面屋顶 | 第84-85页 |
·纯精神的创造——朗香教堂 | 第85-95页 |
·最初的“基因” | 第87-88页 |
·六面体的解构与重塑 | 第88-93页 |
·纯精神的创造 | 第93-95页 |
·小结 | 第95-9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