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棉共聚酯的合成与纤维的制备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仿棉共聚酯的定义 | 第12-13页 |
| ·改性聚酯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吸湿性能和亲水性能 | 第13-15页 |
| ·染色性能 | 第15-16页 |
| ·宏观形态性能 | 第16-17页 |
| ·仿棉共聚酯的优点 | 第17-18页 |
| ·吸水、透气性能 | 第17页 |
| ·力学性能 | 第17页 |
| ·湿态下的弯曲刚性 | 第17-18页 |
| ·湿态下的压缩性能 | 第18页 |
| ·热性能 | 第18页 |
| ·干燥性能 | 第18页 |
| ·舒适性能 | 第18页 |
| ·仿棉共聚酯的柔软性含义及表征方法 | 第18-21页 |
| ·纤维柔软性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 ·纤维柔软性的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 ·主观评价方法 | 第19页 |
| ·客观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共聚酯的合成与初步表征 | 第21-35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合成工艺简介 | 第21-22页 |
| ·酯交换工艺 | 第21页 |
| ·直接酯化工艺 | 第21-2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 ·测试 | 第22-23页 |
| ·共聚酯特性粘度测定 | 第22-23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页 |
| ·核磁分析 | 第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4页 |
| ·共聚酯的合成 | 第23-28页 |
| ·工艺流程 | 第23页 |
| ·工艺条件 | 第23-25页 |
| ·反应式 | 第25页 |
| ·主要副反应 | 第25-28页 |
| ·聚合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 ·醇酸配料比的影响 | 第28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真空度的影响 | 第29页 |
| ·氧的影响 | 第29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29页 |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29-30页 |
| ·特性粘度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 ·共聚酯的红外谱图 | 第31-32页 |
| ·共聚酯的核磁氢谱分析 | 第32-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共聚酯的热性能 | 第35-50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样品热性能的测定 | 第35-36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36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36-49页 |
| ·共聚酯的热性能 | 第36-39页 |
| ·共聚酯的T_g | 第37页 |
| ·共聚酯的T_(cc) | 第37-38页 |
| ·共聚酯的T_m | 第38-39页 |
| ·共聚酯非等温冷结晶动力学研究 | 第39-43页 |
| ·共聚酯的热降解动力学 | 第43-49页 |
| ·Kissinger方法 | 第46-47页 |
| ·Friedman方法 | 第47-48页 |
| ·Flynn-Wan-Ozawa方法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共聚酯纤维的制备 | 第50-63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50页 |
| ·共聚酯纤维的制备 | 第50-51页 |
| ·共聚酯切片的纺丝 | 第50-51页 |
| ·卷绕丝的拉伸 | 第51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51-52页 |
| ·纤度的测定 | 第51页 |
| ·纤维力学性能的测定 | 第51页 |
| ·结晶度测试 | 第51页 |
| ·取向度测试 | 第51-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1页 |
| ·切片的干燥 | 第52页 |
| ·纺丝温度的控制 | 第52-53页 |
| ·纺丝速度的选择 | 第53页 |
| ·纤维的拉伸 | 第53-55页 |
| ·拉伸温度 | 第54页 |
| ·拉伸倍数 | 第54-55页 |
| ·纤维的性能比较 | 第55-61页 |
| ·纤维的声速测试 | 第55页 |
| ·纤维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5-60页 |
| ·纤维的常规力学性能比较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纤维柔软性能的间接表征 | 第63-70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实验部分 | 第63-67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63页 |
| ·单纤维轴向压缩弯曲测量法原理 | 第63-64页 |
| ·单纤维试样直径的测量 | 第64-66页 |
| ·单纤维试样准备 | 第66-6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