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13页 |
| ·跆拳道运动能够促进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 第12页 |
| ·跆拳道运动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 第12-13页 |
| ·跆拳道运动的学习体现了德育教育的价值 | 第13页 |
| ·实践意义 | 第13-15页 |
| ·跆拳道运动能够改善大学生体质、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身体机能 | 第13页 |
| ·跆拳道运动有助于高校女大学生气质的培养 | 第13-14页 |
| ·跆拳道运动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 | 第14页 |
| ·跆拳道运动有利于丰富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品味不同的文化精神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22页 |
| ·国外跆拳道运动发展的状况 | 第15-16页 |
| ·国内跆拳道运动发展的状况 | 第16-21页 |
| ·兰州市区理工科高校跆拳道运动的开展状况 | 第21-22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2-25页 |
|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22-23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23-24页 |
| ·对比分析法 | 第24-25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25页 |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 ·兰州市区理工科高校跆拳道运动的开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34页 |
| ·兰州市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了解程度 | 第25-26页 |
| ·兰州市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对跆拳道运动兴趣和动机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 ·兰州市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练习效果的调查及分析 | 第28-29页 |
| ·兰州市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对跆拳道任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9-31页 |
| ·兰州市区理工科高校跆拳道运动教师资质调查现状 | 第31页 |
| ·兰州市区理工科高校跆拳道教学场地以及设施、器材的现状 | 第31-33页 |
| ·兰州市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结果调查与分析 | 第33-34页 |
| 4 结论和建议 | 第34-39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建议 | 第35-39页 |
| ·加大对跆拳道运动的宣传 | 第35页 |
| ·设立统一规范的跆拳道教学大纲、考核标准 | 第35-36页 |
| ·跆拳道运动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规范化,以满足学生对跆拳道运动学习的新鲜感 | 第36页 |
| ·尝试利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来辅助跆拳道教学,到达教学目的,呈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 第36页 |
| ·根据大学生的需求调整跆拳道运动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 第36-37页 |
| ·教师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在较难的学习内容上调整练习方法、增加学习时间 | 第37页 |
| ·引进优秀跆拳道教师,提高跆拳道教师的综合能力 | 第37-38页 |
| ·学校要适当拨出一些经费,用于跆拳道社团的开支 | 第38页 |
| ·重视场地的建设,加大对跆拳道项目硬件的支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1-42页 |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第42-45页 |
| 附录三 教师调查问卷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