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1.1 选题背景第7页
    1.2 国内研究现状第7-8页
    1.3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9-10页
第二章 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0-16页
    2.1 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基础第10-11页
        2.1.1 社会基础第10页
        2.1.2 思想基础第10-11页
    2.2 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第11-13页
        2.2.1 辅助性救助原则是指导原则第11-12页
        2.2.2 及时性救助原则是补充原则第12页
        2.2.3 公平正义原则是根本原则第12-13页
    2.3.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主要学说评析第13-16页
        2.3.1 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国家责任说第13页
        2.3.2 以“国家道义”为核心的社会福利说第13页
        2.3.3 以“公民纳税”为前提的社会保险说第13-14页
        2.3.4 我国被害人救助的价值取向思考第14-16页
第三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考察与评述第16-21页
    3.1 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考察第16-17页
        3.1.1 立法状况考察第16页
        3.1.2 实践状况考察第16-17页
    3.2 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评述第17-21页
        3.2.1 救助对象存在规定上的不明确性第18页
        3.2.2 救助标准具有多样性和笼统性第18-19页
        3.2.3 救助种类在立法上的单一性第19-20页
        3.2.4 救助程序欠缺实操性第20-21页
第四章 国外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立法梳理与启示第21-25页
    4.1 国外关于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的立法现状第21-23页
        4.1.1 大陆法系国家—以限定“被害人”为特点第21-22页
        4.1.2 普通法系国家—以扩张“被害人”为特点第22-23页
    4.2 国外经验的借鉴第23-25页
第五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建议第25-32页
    5.1 明晰救助对象,增强制度适用性第25-26页
        5.1.1 财产犯罪被害人第25-26页
        5.1.2 家庭暴力犯罪被害人第26页
        5.1.3 外国及无国籍被害人第26页
    5.2 逐步提高立法层次,加快立法试点活动第26-27页
    5.3 转变救助观念,多元化救助途径第27-28页
    5.4 细化救助程序,保障制度实效第28-32页
        5.4.1 细化司法救助运作程序第28-30页
        5.4.2 完善司法救助制度监督机制第30-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执行中追加被执行人问题探讨
下一篇:家事审判改革在基层司法实践中的探索及机制完善--以禹城市人民法院家事审判改革试点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