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落叶松论文

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林健康评价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6页
   ·引言第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库建立第16-24页
   ·研究区概况第16-17页
     ·地理位置第16页
     ·地形地貌第16页
     ·气候水文第16-17页
     ·自然资源第17页
   ·数据准备第17-21页
     ·数据收集第17-18页
     ·数据处理第18-21页
   ·数据库设计第21-23页
     ·空间数据库第21-22页
     ·属性数据库第22-23页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连接第23页
   ·小结第23-24页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4-30页
   ·研究方法第24-29页
     ·指标筛选第24页
     ·指标赋权第24-26页
     ·评价模型第26-27页
     ·预测模型第27页
     ·分级标准第27-28页
     ·评价系统第28-29页
   ·技术路线第29页
   ·小结第29-30页
4 天然落叶松林单木健康评价第30-37页
   ·单木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第30-32页
     ·根部状态第30页
     ·树冠落叶程度第30页
     ·树冠透视度第30页
     ·树冠重叠程度第30页
     ·树冠枯梢比重第30-31页
     ·活冠层比重第31页
     ·树冠偏斜程度第31-32页
   ·单木健康评价指标筛选第32-33页
     ·根部状态得分统计第32页
     ·单木健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32-33页
   ·单木健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第33页
   ·单木健康评价指标权重第33页
   ·单木健康评价模型第33-34页
   ·单木健康评价分级标准第34页
   ·单木健康评价结果及分析第34-35页
   ·单木健康预测模型第35-36页
     ·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建立第35页
     ·判别模型的检验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5 天然落叶松林林分级森林健康评价第37-51页
   ·样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第37-41页
     ·完整性指标第38-39页
     ·稳定性指标第39-40页
     ·可持续性指标第40-41页
   ·样地健康评价指标计算第41-44页
     ·林火等级第41页
     ·病虫害程度第41-42页
     ·土壤侵蚀度第42页
     ·单木健康度第42-44页
   ·样地健康评价指标筛选第44-45页
   ·样地健康评价指标标准第45-46页
     ·定性指标标准第45-46页
     ·根据前人结论设定各级阈值第46页
     ·根据研究区具体情况设定各级阈值第46页
   ·样地健康评价指标权重第46页
   ·样地健康评价模型第46页
   ·样地健康评价结果第46-47页
   ·盘古林场小班森林健康评价第47-50页
     ·盘古林场森林健康评价技术体系第47-49页
     ·盘古林场森林健康评价结果第49-50页
   ·小结第50-51页
6 森林健康评价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1-65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51页
     ·需求分析第51页
     ·开发环境第51页
     ·结构设计第51页
   ·系统功能设计第51-58页
     ·基本GIS功能第51-54页
     ·评价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54-58页
   ·系统演示——以盘古林场为例第58-64页
     ·固定样地及其周边森林健康评价第58-61页
     ·林场小班森林健康评价第61-64页
   ·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采摘红松松果对松鼠和花鼠影响的累积效应
下一篇:长白落叶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SSR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