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苜蓿草地碳、氮变化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立题背景 | 第11-14页 |
| ·人类活动对全球碳、氮循环与气候变化的影响 | 第11-12页 |
| ·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 | 第12-13页 |
| ·草地土壤碳、氮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 ·草地碳、氮循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草地对温室气体影响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苜蓿草地碳、氮研究概况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8页 |
|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19-20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19页 |
| ·指标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碳氮变化分析 | 第21-31页 |
|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生物固碳量 | 第21-23页 |
|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地上生物固碳量 | 第21页 |
|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地下生物固碳量 | 第21-23页 |
|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固碳量 | 第23-25页 |
|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化特征 | 第23-24页 |
|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单位体积固碳量 | 第24-25页 |
| ·黄土高原区域内苜蓿草地固碳总量的估算 | 第25-26页 |
|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氮库变化特征 | 第26-31页 |
|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全氮含量的垂直变化 | 第26-27页 |
|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土壤碱解氮的垂直变化 | 第27-28页 |
|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变化 | 第29-30页 |
| ·不同年限苜蓿草地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相关分析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不同生产性能苜蓿草地土壤碳库组分 | 第31-38页 |
| ·苜蓿草地产量与土壤碳库组分的变化规律 | 第31-36页 |
| ·苜蓿草地土壤总有机碳(TOC) | 第31-32页 |
| ·苜蓿草地土壤易氧化碳(EOC) | 第32-33页 |
| ·苜蓿草地土壤可矿化有机碳(DOC) | 第33-34页 |
| ·苜蓿草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 | 第34-35页 |
| ·苜蓿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 | 第35-36页 |
| ·苜蓿草地土壤碳库组分相关性 | 第36-38页 |
| ·苜蓿草地生产性能与土壤碳库组分的相关分析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页 |
| ·苜蓿草地碳库组分与土壤总有机碳相关分析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8-43页 |
| ·主要结论 | 第38-40页 |
| ·黄土高原苜蓿草地碳库及固碳评价 | 第38页 |
| ·苜蓿草地土壤氮库 | 第38-39页 |
| ·苜蓿生产性能与碳库组分的变化特征 | 第39-40页 |
| ·讨论 | 第40-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