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0-62页 |
第一章 一生辛苦书中老留得鸿瀚在人间 ——胡朴安生平概述 | 第10-29页 |
第一节 胡朴安的生平简介 | 第10-17页 |
第二节 胡朴安的家族学风 | 第17-21页 |
第三节 胡朴安的个人交游情况 | 第21-29页 |
第二章 操南音不忘本振唐音斥伦楚 ——胡朴安与南社 | 第29-36页 |
第一节 中国南社 | 第29-32页 |
第二节 胡朴安与南社 | 第32-36页 |
第三章 文章慷慨泣日月半生心血铸辉煌 ——胡朴安的学术成就 | 第36-44页 |
第一节 胡朴安文献学成就及其代表作品 | 第36-38页 |
第二节 胡朴安文学成就及其代表作品 | 第38-40页 |
第三节 胡朴安著作一览表 | 第40-44页 |
第四章 发扬国粹鞠躬尽瘁持论公允多有创新 ——胡朴安与《诗经学》 | 第44-61页 |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学术背景 | 第44-47页 |
第二节 胡朴安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 | 第47-51页 |
第三节 胡朴安《诗经学》版本与体例研究 | 第51-54页 |
第四节 胡朴安《诗经学》创新价值研究 | 第54-60页 |
第五节 胡朴安《诗经学》的成绩与不足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第二部分 胡朴安《诗经学》注 | 第62-252页 |
凡例 | 第63-6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4-67页 |
第二章 命名 | 第67-70页 |
第三章 原始 | 第70-74页 |
第四章 作诗采诗删诗 | 第74-82页 |
第五章 大序小序 | 第82-100页 |
第六章 六义 | 第100-111页 |
第七章 四始 | 第111-119页 |
第八章 诗乐 | 第119-130页 |
第九章 诗谱 | 第130-144页 |
第十章 三家诗 | 第144-157页 |
第十一章 读诗法 | 第157-164页 |
第十二章 春秋时之赋诗及群籍之引诗 | 第164-173页 |
第十三章 两汉诗经学 | 第173-180页 |
第十四章 三国南北朝隋唐诗经学 | 第180-185页 |
第十五章 宋元明诗经学 | 第185-191页 |
第十六章 清代诗经学 | 第191-199页 |
第十七章 诗经之文字学 | 第199-215页 |
第十八章 诗经之文章学 | 第215-231页 |
第十九章 诗经之礼教学 | 第231-240页 |
第二十章 诗经之史地学 | 第240-249页 |
第二十一章 诗经之博物学 | 第249-252页 |
附录:研究诗经学书目 | 第252-258页 |
参考文献 | 第258-262页 |
致谢 | 第262-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