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论文的组织架构 | 第9-11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1-19页 |
·WEB3.04 | 第11-12页 |
·WEB3.0 的概念 | 第11页 |
·WEB3.0 的关键技术 | 第11页 |
·WEB3.0 的特征 | 第11-12页 |
·WEB 3.0 的资源描述框架 RDF | 第12-15页 |
·RDF 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RDF 数据模型 | 第12-13页 |
·RDF 结构 | 第13-14页 |
·RDF 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隐私的定义 | 第15-16页 |
·本文中涉及的其他重要的关键技术 | 第16-19页 |
·XACML | 第16-17页 |
·本体 | 第17-19页 |
第3章 WEB3.0 框架下隐私本体的建立 | 第19-25页 |
·引言 | 第19页 |
·隐私本体的构造原则及方法 | 第19-20页 |
·构造原则 | 第19页 |
·构造方法 | 第19-20页 |
·交易隐私本体 | 第20-23页 |
·交易隐私本体的构建 | 第20-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4章 基于隐私访问者保护和隐私策略的隐私保护实现 | 第25-45页 |
·引言 | 第25页 |
·基于 XACML 和 RBAC 的隐私保护模型 | 第25-27页 |
·基于 XACML 和 RBAC 的隐私保护系统结构 | 第25-26页 |
·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26-27页 |
·系统构件的主要功能 | 第27页 |
·系统实现环境 | 第27页 |
·基于 XACML 和 RBAC 的隐私保护的实现 | 第27-32页 |
·实验内容 | 第27-29页 |
·访问者的保护 | 第29-30页 |
·访问请求的构造 | 第30-31页 |
·策略决策模块 | 第31-32页 |
·RDF 权限图的生成 | 第32-35页 |
·RDF 策略的生成 | 第35页 |
·实验中的其他问题 | 第35-39页 |
·环路问题 | 第35-36页 |
·多路径问题 | 第36-37页 |
·隐私偏好问题 | 第37-3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试验一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实验二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实验三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实验对比总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和今后工作展望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页 |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及投发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