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极端微生物资源的发掘及相关新型糖苷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分析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缩写第9-10页
目录第10-14页
第一部分 嗜盐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多相分类第14-6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9页
  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2 极端微生物研究概述第15-19页
   ·极端环境与极端微生物第15-17页
   ·极端微生物的嗜极机制及应用第17-19页
     ·嗜酸微生物第17页
     ·嗜碱微生物第17-18页
     ·嗜盐微生物第18页
     ·嗜压微生物第18页
     ·嗜冷微生物第18-19页
     ·嗜热微生物第19页
  3 高盐环境下的微生物及其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9-29页
   ·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第19-21页
   ·国内外对于盐矿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第21-24页
     ·国外对于盐矿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第22页
     ·国内对于盐矿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第22-24页
   ·嗜盐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第24-29页
     ·生物多样性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4-25页
     ·盐环境生物多样性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5-29页
       ·经典研究方法或传统研究方法第25-26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第26-29页
  4 微生物多相分类研究方法第29-32页
   ·微生物的分类第29页
   ·微生物的命名第29-30页
   ·微生物的鉴定第30-31页
   ·嗜盐微生物的多相分类研究方法第31-32页
  5 嗜盐菌的嗜盐机理及细胞独特性第32-36页
   ·嗜盐菌的嗜盐机理第32-34页
     ·排盐作用调节第32页
     ·细胞内相溶性溶质调节第32-33页
     ·耐盐基因片断控制第33-34页
   ·嗜盐菌独特的细胞结构第34-36页
     ·独特的细胞壁第34页
     ·独特的细胞膜第34-35页
     ·独特的生理代谢第35-36页
  6 嗜盐菌的应用第36-39页
   ·生物电子方面的应用第36页
   ·工业生产上的应用第36-37页
   ·环境污染生物修复中应用第37-38页
   ·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第38-39页
 第二章 嗜盐菌的分离筛选及多样性分析第39-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4页
   ·材料第39-41页
     ·样品来源第39页
     ·仪器设备第39页
     ·培养基第39-40页
     ·抗生素第40页
     ·生化试剂第40页
     ·主要试验试剂第40页
     ·16SrRNA基因PCR扩增引物第40-41页
   ·方法第41-44页
     ·样品的采集第41页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第41页
     ·嗜盐菌总DNA的提取第41-42页
     ·PCR扩增反应第42页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回收第42-43页
     ·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3页
     ·嗜盐菌16SrRNA基因的克隆与测序第43页
     ·ARDRA分析第43-44页
     ·进化分析第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52页
   ·卤水的化学指标测定第44页
   ·嗜盐菌分离与筛选第44-46页
   ·耐盐菌与嗜盐的多样性分析第46-52页
     ·菌株的ARDRA分析第46-47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47-48页
     ·菌株的耐盐性分析第48-52页
  3 讨论第52-53页
 第三章 嗜盐菌的多相分类及新种预测第53-6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3-56页
   ·材料第53-54页
     ·供试菌株第53-54页
     ·培养基第54页
     ·仪器同第二章第54页
   ·实验方法第54-56页
     ·电镜扫描第54页
     ·生化和酶学特征第54-56页
     ·基因克隆测序见第一章第56页
     ·系统发育学研究第56页
     ·(G+C)mol%含量测定第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64页
   ·嗜盐古菌分离鉴定第56-58页
     ·嗜盐古菌的分离第56-57页
     ·嗜盐古菌盐耐受梯度第57-58页
   ·生理生化检测第58-61页
   ·待测菌株AS2-1形态学特征第61-62页
   ·菌株碳源利用及抗性检测第62-63页
   ·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第63-64页
   ·(G+C)mol%含量测定第64页
  3 讨论第64-65页
第二部分 新型嗜热糖苷水解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第65-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65-86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65-66页
   ·生物质概述第66-74页
     ·可再生资源与生物质概述第67-68页
     ·木质纤维素第68-72页
     ·生物燃料第72-74页
   ·糖苷水解酶第74-76页
     ·糖苷水解酶家族第74-75页
     ·糖苷水解酶的催化机制第75-76页
     ·糖苷水解酶的命名第76页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第76-80页
     ·纤维素的结构第77页
     ·纤维素酶概述第77-78页
     ·纤维素酶的来源第78页
     ·纤维素酶的家族及结构第78-79页
     ·纤维素酶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第79-80页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80页
   ·半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第80-83页
     ·木聚糖酶研究进展第81-83页
     ·β-甘露聚糖酶研究进展第83页
   ·嗜热纤维素酶第83-86页
     ·嗜热微生物与嗜热酶第83-85页
     ·嗜热纤维素酶概述第85-86页
 第二章 嗜热糖苷水解酶相关基因克隆表达及初步鉴定第86-10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6-93页
   ·材料第86-89页
     ·菌株及质粒第86-87页
     ·试剂第87-88页
     ·主要仪器第88页
     ·引物合成第88-89页
   ·试验方法第89-93页
     ·基因克隆第89-91页
     ·蛋白表达第91页
     ·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第91-92页
     ·酶活性检测第92-93页
     ·最适温度及最适pH检测第9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3-100页
   ·Caldicellulosiruptor bescii中糖苷水解酶生物信息学分析第93-94页
   ·基因克隆及蛋白表达纯化第94-96页
   ·天然多聚糖扫描第96-97页
   ·最适pH检测第97-99页
   ·最适温度检测第99-100页
  3 讨论第100-102页
 第三章 CBMAN5A/CEL5酶学性质分析及其协同作用第102-11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2-103页
   ·材料同上章第102页
   ·实验方法第102-103页
     ·TLC薄层层析检测第102页
     ·酶动力学检测第102页
     ·热稳定性检测第102页
     ·HPLC高效液相检测第102-10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3-112页
   ·热稳定性分析第103-105页
   ·CbMan5A/Cel5A酶催化水解分析第105-108页
   ·CbMan5A/Cel5A酶动力学分析第108-110页
   ·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第110-112页
  3 讨论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族猬草属和赖草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
下一篇:猪皮下与内脏脂肪组织mRNA转录组鉴定和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