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脱氮过程的滤池反硝化优化运行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反硝化滤池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反硝化滤池的发展及工艺特点 | 第11-12页 |
·反硝化滤池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反硝化滤池脱氮实验研究 | 第13-45页 |
·试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反硝化滤池小试实验 | 第14-16页 |
·实验装置 | 第14-15页 |
·实验进水 | 第15页 |
·接种污泥 | 第15-16页 |
·指标检测方法 | 第16-19页 |
·常规实验方法 | 第16页 |
·反硝化速率的测定 | 第16-17页 |
·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第17-19页 |
·进水碳源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第19-25页 |
·进水碳源负荷的设定 | 第19页 |
·进水碳源负荷对各个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19-25页 |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25-29页 |
·进水水力停留时间(HRT)的设定 | 第25页 |
·水力停留时间对各个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25-29页 |
·进水中溶解氧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29-32页 |
·进水中溶解氧含量的设定 | 第29页 |
·进水溶解氧对各个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29-32页 |
·反冲洗的影响 | 第32-33页 |
·反冲洗条件 | 第32页 |
·进水碳源负荷对各个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反应器运行条件对生物量的影响分析 | 第33-36页 |
·碳源负荷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进水缺氧状态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反应器运行条件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与分析 | 第36-44页 |
·进水碳源负荷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 第36-39页 |
·反应时长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 第39-43页 |
·溶解氧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反硝化模型的构建与修正 | 第45-54页 |
·AQUASIM2.0 | 第45-48页 |
·AQUASIM2.0 简介 | 第45-46页 |
·基本功能 | 第46-48页 |
·反硝化模型的构建 | 第48-51页 |
·模型基础假设及构建 | 第48-49页 |
·反硝化模型在AQUASIM2.0上的实现 | 第49-50页 |
·初步模拟结果 | 第50-51页 |
·反硝化模型的修正 | 第51-53页 |
·动力学参数的修正 | 第51-52页 |
·动力学参数修正后模拟结果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反硝化模型验证 | 第54-60页 |
·改变进水溶解氧 | 第54-56页 |
·减小进水溶解氧含量 | 第54-55页 |
·增大进水溶解氧含量 | 第55-56页 |
·改变进水COD | 第56-58页 |
·增加进水中COD | 第56-57页 |
·降低进水中COD | 第57-58页 |
·反向模拟国家一级A标准出水的进水指标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建议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