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前言 | 第8-16页 |
| ·生物测试筛选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 第9-10页 |
| ·常用生物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 第10-1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 ·实验设计 | 第16-17页 |
| ·田间抑草圈方法验证 | 第17-18页 |
| ·琼脂三明治土壤化感潜力评价 | 第18页 |
| ·土壤直接生物测试法 | 第18页 |
| ·土壤营养生理指标测定 | 第18-19页 |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19-20页 |
|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 第20页 |
| ·组织营养生理指标测定 | 第20页 |
| ·抑草圈评价方法确立 | 第20-21页 |
|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9页 |
| ·不同叶期化感潜力水稻 PI312777 对稗草的影响分析 | 第22-23页 |
| ·化感水稻 PI312777 对不同距离稗草的影响分析 | 第23-28页 |
| ·抑草圈土壤琼脂三明治生物测试法分析 | 第28页 |
| ·抑草圈土壤直接生物测试法分析 | 第28-29页 |
| ·抑草圈根部土壤速效氮、磷和钾含量的差异分析 | 第29-30页 |
| ·稗草共培条件下对水稻生长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0页 |
| ·稗草共培条件下对水稻光合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0-32页 |
| ·稗草共培条件下对水稻和稗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2-33页 |
| ·稗草共培条件下对水稻和稗草组织全 NPK 含量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 ·化感水稻抑草圈评价方法的应用 | 第34-38页 |
| ·不同生物测试方法间的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 4 讨论 | 第39-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