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波束形成与稀疏空间谱估计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常用数学符号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5-19页 |
·稳健波束形成方法发展概述 | 第15-18页 |
·基于稀疏重建的空间谱估计发展概述 | 第18-19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阵列信号处理基础理论和方法 | 第22-39页 |
·阵列系统及信号模型 | 第22-25页 |
·窄带信号模型 | 第22-24页 |
·宽带信号模型 | 第24-25页 |
·波束形成方法及其稳健性 | 第25-28页 |
·波束形成系统的基本模型 | 第25-27页 |
·系统误差对波束形成器的影响 | 第27-28页 |
·经典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 第28-32页 |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法 | 第28-29页 |
·对角加载法 | 第29页 |
·特征空间法 | 第29-30页 |
·最差性能最优化法 | 第30-31页 |
·稳健 Capon 波束形成法 | 第31-32页 |
·仿真实验 | 第32-34页 |
·空间谱估计基础 | 第34-38页 |
·Capon 算法 | 第35-36页 |
·MUSIC 算法 | 第36-37页 |
·ESPRIT 算法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针对导向矢量失配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 第39-73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导向矢量失配对波束形成器增益的影响 | 第40-42页 |
·基于导向矢量校正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 第42-51页 |
·现有算法回顾 | 第42-44页 |
·改进的导向矢量矫正方法 | 第44-48页 |
·算法的讨论 | 第48-49页 |
·仿真实验 | 第49-51页 |
·具有主瓣响应约束的宽带波束形成方法 | 第51-63页 |
·问题描述 | 第52-54页 |
·幅度响应约束的迭代近似 | 第54-56页 |
·主瓣响应的频率一致性 | 第56-58页 |
·仿真实验 | 第58-63页 |
·具有不等式约束的稳健广义旁瓣相消器 | 第63-71页 |
·GSC 的基本结构 | 第63-64页 |
·改进的稳健 GSC 算法 | 第64-66页 |
·仿真实验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 第73-93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问题描述与已有算法概述 | 第74-76页 |
·Mallipeddi 方法 | 第74-75页 |
·Gu 方法 | 第75-76页 |
·基于稀疏重构协方差矩阵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 第76-83页 |
·协方差矩阵的稀疏表示 | 第76-78页 |
·SPICE 算法 | 第78-79页 |
·观察方向矫正与 INCM 重构 | 第79-81页 |
·仿真实验 | 第81-83页 |
·利用信号循环平稳性的协方差矩阵重构法 | 第83-91页 |
·信号的循环平稳性 | 第84-85页 |
·CCAB 算法 | 第85-87页 |
·本文算法描述 | 第86-87页 |
·关于算法的一些讨论 | 第87-88页 |
·仿真实验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基于稀疏重建的空间谱估计技术研究 | 第93-108页 |
·引言 | 第93-94页 |
·基于稀疏信号重建的空间谱估计算法 | 第94-98页 |
·稀疏信号重建基本模型 | 第94-95页 |
·阵列信号的稀疏重建与空间谱估计 | 第95-98页 |
·循环平稳信号的空间谱估计方法 | 第98-102页 |
·利用信号循环平稳性的稀疏空间谱估计算法 | 第102-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总结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附件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