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成像技术研究与系统软件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 | 第11-13页 |
·谐波成像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谐波成像的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声学基础 | 第17-19页 |
·声波在生物组织的传播特性 | 第17-18页 |
·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特性 | 第17页 |
·超声波在人体内的衰减 | 第17-18页 |
·声波的非线性特性 | 第18-19页 |
·超声设备的相关参数 | 第19-20页 |
·频率、带宽、脉冲持续时间与轴向分辨率 | 第20页 |
·时间分辨力 | 第20页 |
·谐波成像的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谐波成像的种类 | 第21-23页 |
·组织谐波成像 | 第21-22页 |
·造影剂谐波成像 | 第22-23页 |
·组织谐波成像的优势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超声组织谐波成像系统 | 第25-36页 |
·谐波提取 | 第25-28页 |
·谐波频段滤波的方法 | 第25-26页 |
·发射脉冲相位反相的方法 | 第26-28页 |
·包络检波 | 第28-29页 |
·二次采样 | 第29-30页 |
·对数压缩 | 第30页 |
·数字扫描变换 | 第30-36页 |
·坐标变换 | 第32-33页 |
·公式计算法 | 第32-33页 |
·索引查找表法 | 第33页 |
·数据插补 | 第33-36页 |
·最临近点法 | 第33页 |
·双线性插值法 | 第33-34页 |
·三次样条插值法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谐波成像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36-41页 |
·谐波成像技术的关键问题 | 第36页 |
·基于 SVF 方法的谐波提取 | 第36-41页 |
·信号分离模型 | 第37页 |
·基于 RLS 算法 SVF 系数的估计 | 第37-39页 |
·评测指标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组织谐波成像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1-57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1-43页 |
·开发环境的选择与界面设计 | 第43-44页 |
·RFD 数据的读取与信号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44-49页 |
·射频数据的读取 | 第44-47页 |
·谐波分离 | 第47页 |
·包络检波 | 第47-48页 |
·二次采样 | 第48页 |
·对数压缩 | 第48-49页 |
·DSC 模块的实现 | 第49页 |
·图像的显示保存模块 | 第49-50页 |
·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后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52-57页 |
·平滑与锐化 | 第52-55页 |
·伪彩色处理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工作总结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附录一 谐波分离的关键代码 | 第62页 |
附录二 包络检波的具体代码 | 第62-64页 |
附录三 处理后的数据转换成位图格式的实现代码 | 第64-6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