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9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水性聚氨酯概述 | 第13-15页 |
| ·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特点 | 第13-14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第14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第14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聚吡咯 | 第15-22页 |
| ·聚吡咯分子的化学结构 | 第16-17页 |
| ·聚吡咯的合成 | 第17-19页 |
| ·吡咯的聚合机理 | 第19-20页 |
| ·聚吡咯的导电机理 | 第20-21页 |
| ·聚吡咯的掺杂机理 | 第21-22页 |
| ·导电聚氨酯 | 第22-27页 |
| ·导电复合材料简介 | 第22-23页 |
| ·聚氨酯基导电复合材料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 ·聚氨酯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 | 第24-25页 |
| ·聚氨酯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25-2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第27-2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聚吡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9-45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 ·原料 | 第29页 |
|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CPU)乳液的合成 | 第29-31页 |
|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聚吡咯 ( CPU/PPy )分散体的合成 | 第31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31-32页 |
| ·CPU 耐酸、耐盐性测试 | 第31页 |
| ·红外光谱(FTIR) | 第31-32页 |
| ·乳液粒径及粒径分布 | 第32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2页 |
|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32页 |
| ·热稳定性 | 第32页 |
| ·电阻率(ρ)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3页 |
| ·CPU 的耐酸、耐盐性分析 | 第32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2-34页 |
| ·粒径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34-35页 |
|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第35-37页 |
| ·CPU 和 CPU /PPy 的热重分析 | 第37页 |
| ·各反应因素对 CPU/ PPy 复合膜表面电阻率的影响 | 第37-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聚吡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5-60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 ·原料 | 第45页 |
| ·磺酸盐水性聚氨酯(SWPU) 乳液的制备 | 第45-47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47-48页 |
| ·SWPU 耐酸、耐盐性测试 | 第47页 |
| ·红外光谱(FTIR ) | 第47-48页 |
| ·粒径及粒径分布 | 第48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48页 |
|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48页 |
| ·热稳定性 | 第48页 |
| ·电阻率(ρ)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 ·SWPU 的耐酸、耐盐性分析 | 第48-49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9-50页 |
| ·粒径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50-52页 |
|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第52-53页 |
| ·SWPU 和 SWPU/PPy 的热重分析 | 第53-54页 |
| ·各反应因素对 SWPU/PPy 复合膜表面电阻率的影响 | 第54-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两种水性聚氨酯/聚吡咯分散体作为纸张导电涂料的应用 | 第60-63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 ·主要原料 | 第60页 |
| ·分析测试 | 第60-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