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北京C职业学院行政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4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一) 高职院校行政人员专业化要求带来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第9-10页
  (二) 高职院校行政人员职业怠倦问题没有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第10-11页
  (三) 高职院校行政人员职业怠倦问题研究严重不足第11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一) 研究目的第11-12页
  (二) 研究价值与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综述第13-30页
  (一) 关于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第13-21页
  (二)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防治的研究第21-24页
  (三) 关于高职院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问题与应对策略的研究第24-28页
  (四) 小结第28-30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30-31页
  (一) 高职院校行政人员第30页
  (二) 高职院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第30-31页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1-35页
  (一) 职业倦怠的结构理论第31-32页
  (二) 职业倦怠的测量理论第32-33页
  (三) 职业倦怠应对策略的理论第33-35页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5-40页
  (一) 研究思路第35-38页
  (二) 研究方法第38-40页
第二章 北京C职业学院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分析第40-64页
 一、调查对象选择第40页
 二、问卷设计第40-42页
  (一) 问卷编制的基本依据第40-41页
  (二) 结构访谈第41-42页
  (三) 编制初测题目第42页
 三、调查与测量过程第42页
 四、调查的基本结论第42-64页
  (一) 高职院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总体状况第43-48页
  (二) 高职院校行政人员自我成就感现状第48-52页
  (三) 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对管理制度评价现状第52-60页
  (四) 职业倦怠应对策略认识第60-64页
第三章 北京C职业学院行政人员职业倦怠形成原因及其负效应分析第64-72页
 一、北京C职业学院行政人员职业怠倦形成原因分析第64-68页
  (一) 工作态度与职业怠倦的关系第64页
  (二) 年龄、工作年限与职业怠倦的关系第64-65页
  (三) 工作岗位及其任务与职业怠倦的关系第65页
  (四) 待遇与职业怠倦关系第65-66页
  (五) 成就感与职业怠倦的关系第66-67页
  (六) 学校的制度环境与职业怠倦关系第67-68页
 二、高职院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的负面效应第68-72页
  (一) 职业倦怠降低了学校行政效率第68-69页
  (二) 职业倦怠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第69-70页
  (三) 职业怠倦影响了行政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第70-72页
第四章 高职院校应对行政人员职业怠倦问题的策略思考第72-85页
 一、再造学校组织,优化其功能第72-77页
  (一) 优化行政部门组织结构第73-74页
  (二) 促进行政人员的专业化第74页
  (三) 加强组织成员的沟通和心理训练第74-76页
  (四) 充分发挥工会、党支部等组织的支持作用第76-77页
 二、建立人性化的综合激励性管理制度第77-79页
  (一)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第77-78页
  (二) 制定公平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第78页
  (三) 建立行政人员合理流动、晋升制度第78页
  (四) 建立弹性化工作制度第78-79页
 三、引导行政人员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第79-82页
  (一) 认知的自我调节第79-80页
  (二) 行为的自我调节第80-82页
 四、优化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第82-85页
  (一)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第82-83页
  (二) 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第83-85页
总结第85-86页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结论第85页
 二、研究局限第85页
 三、未来研究方向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附录第88-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大学教育学院的历史研究
下一篇:极化SAR相干斑抑制及其对分类精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