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李白流夜郎遇赦心态与诗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9页
绪论第9-14页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第9-11页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第11-13页
 第三节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一章 李白流夜郎诗歌与遇赦心态第14-23页
 第一节 乾元元年(758)长流夜郎第14-17页
 第二节 乾元二年(759)至巫山遇赦放还、非平反第17-23页
第二章 李白流夜郎遇赦后诗歌创作变化第23-33页
 一、 题材上寄言赠答以抒哀怨冤屈之情第26-28页
 二、 情感上对屈、贾逐臣的理解和同情第28-29页
 三、 意境上取象变小以写委屈悲慨之意第29-30页
 四、 风格上侧重内心以叙细腻纡徐之感第30-33页
第三章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和贾舍人至游洞庭湖五首》——李白微言政治抒情诗的典范第33-42页
第四章 附考第42-71页
 第一节 李白《古风》其二新证第42-54页
  (一) 释“螮蝀入紫微”之“螮蝀”第44-47页
  (二) 释“浮云隔两曜”之“两曜”第47-51页
  (三) 释“桂蠹花不实”之“桂蠹”第51-54页
 第二节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新解第54-66页
  (一) 释“谈笑却妖氛”之“妖氛”第55-60页
  (二) 李白济世救国的抱负与国身通一的人格第60-63页
  (三)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之本意第63-66页
 第三节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其二辨疑第66-71页
结语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乌托邦”建构及其文体寻找--以宁肯文学创作为例
下一篇:李商隐诗题的诗观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