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后向散射的汽轮机末级蒸汽湿度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本文的来源 | 第10页 |
·本文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蒸汽湿度测量方法 | 第12-13页 |
·热力学法 | 第13-14页 |
·光学法 | 第14-15页 |
·电容法 | 第15页 |
·图像法 | 第15-16页 |
·微波谐振法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颗粒和散射理论 | 第18-29页 |
·水滴颗粒概念 | 第18-20页 |
·蒸汽水滴分类 | 第18页 |
·颗粒群的平均粒径 | 第18-20页 |
·光散射理论 | 第20-24页 |
·三种散射形式 | 第21-22页 |
·有关散射的几个物理量 | 第22-24页 |
·Mie 散射理论 | 第24-26页 |
·Mie 散射基本公式 | 第24-26页 |
·Mie 散射特征 | 第26页 |
·Mie 散射函数计算 | 第26-28页 |
·Mie 散射角度函数 | 第26-27页 |
·Mie 散射系数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湿蒸汽的后向散射仿真研究 | 第29-35页 |
·散射光强中影响因素 | 第29页 |
·水滴散射的仿真模型 | 第29页 |
·散射的仿真研究 | 第29-34页 |
·散射光强与尺寸参量的关系 | 第30-32页 |
·散射光强与接收角度的关系 | 第32页 |
·散射光强与单位体积水滴数的关系 | 第32-33页 |
·散射光强与接收距离的关系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湿蒸汽后向散射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35-54页 |
·测量原理及后向散射特点 | 第35-38页 |
·水滴后向散射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湿蒸汽中水滴群的尺寸分布模型 | 第36-37页 |
·后向散射的特点 | 第37-38页 |
·实验测量系统 | 第38-39页 |
·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39-53页 |
·实验方案 | 第39-41页 |
·实验数据 | 第41-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 B 仿真源代码(部分) | 第63-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