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一、 概述第9-15页
 (一) 植物新品种的概念与特征第9-11页
  1、 植物新品种的概念第9-10页
  2、 植物新品种的特征第10-11页
 (二) 植物新品种权的性质及法律特征第11-13页
  1.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性质第11-12页
  2、 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特征第12-13页
 (三)、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意义第13-15页
  1、 有利于通过产权界定,激励技术创新第13页
  2、 有利于平衡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合理地配置资源第13-14页
  3、 利于促进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交流和合作,履行 TRIPs 义务第14-15页
二、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比较第15-18页
三、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现状第18-23页
 (一)、我国现有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法律体系第18页
 (二)、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第18-23页
  1、 植物新品种权范围的局限性第19页
  2、 规定不够细化,可实施性有欠缺第19页
  3、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之间不协调第19-20页
  4、 植物新品种权交易机制不完善第20页
  5、 立法层次低且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第20-21页
  6、 申请程序复杂且申请时间长第21页
  7、 植物新品种申请结构上不均衡且申请成功率较低第21页
  8、 科研能力有限且引进力度不足第21-22页
  9、 国内种子企业受到外国种子企业的渗透控制第22-23页
四、 我国新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植物第23-31页
 (一)、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原则第23-24页
  1、 公共利益保留原则第23页
  2、 利益平衡原则第23-24页
 (二) 完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建议对策第24-31页
  1、 制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法》第24-26页
  2、 加大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第26-27页
  3、 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国际合作第27-29页
  4、 提高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识第29-31页
结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致谢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离婚法律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网络影音产业的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