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选题之研究现状 | 第9页 |
·本论文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突破和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1 唐人小说中“谐隐”的表现类型 | 第11-20页 |
·“谐隐”释义 | 第11-12页 |
·唐人小说谐隐之类型 | 第12-20页 |
·体物之趣 | 第12-14页 |
·文字之趣 | 第14-17页 |
·典故之趣 | 第17-18页 |
·叙事之趣 | 第18-20页 |
2 唐人小说“谐隐”艺术的构成方式 | 第20-27页 |
·选材的生活化为谐趣的发生奠定基础 | 第20-22页 |
·亦庄亦谐为谐趣的发生推波助澜 | 第22-24页 |
·幻化故事外衣下的现实情怀 | 第24-27页 |
3 唐人小说谐隐之趣的发生心理 | 第27-33页 |
·娱乐诉求,游戏心态 | 第27-29页 |
·设幻情结,才调风情 | 第29-33页 |
4 后世小说对唐人小说谐隐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33-38页 |
·对文言小说的影响 | 第33-35页 |
·对白话小说的影响 | 第35-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