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选题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文章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文章的逻辑结构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4页 |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6-20页 |
·刘易斯转折点 | 第16页 |
·转折点理论及其发展 | 第16-17页 |
·刘易斯转折点及其判断标准 | 第17-19页 |
·库兹涅茨转折点与刘易斯转折点 | 第19-20页 |
·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的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我国“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与否的不同判断 | 第20-23页 |
·我国已经进入刘易斯转折点 | 第20-21页 |
·我国尚未进入刘易斯转折点 | 第21-23页 |
·刘易斯转折区间与收入分配变化理论综述 | 第23-24页 |
2 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分析 | 第24-27页 |
·通过边际劳动生产率验证刘易斯第一转折点 | 第24-26页 |
·预测刘易斯第二转折点 | 第26-27页 |
3 刘易斯转折区间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演变分析 | 第27-33页 |
·刘易斯转折点前后收入分配差距演变的理论分析 | 第27-29页 |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与收入分配差距 | 第27-28页 |
·不同类型劳动力收入变化趋势 | 第27-28页 |
·资本与劳动收入差距变化 | 第28页 |
·刘易斯转折点前后收入差距的演变 | 第28-29页 |
·二元转型中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动态演进及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我国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 第29-31页 |
·全国居民收入差距 | 第31-33页 |
4 基于“刘易斯转折点”的收入分配变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 第33-40页 |
·基于刘易斯转折点的日本经验借鉴 | 第33-36页 |
·刘易斯转折点前后日本收入分配现状 | 第33-34页 |
·刘易斯转折区间前后日本政府的政策变化 | 第34-36页 |
·基于刘易斯转折点的韩国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刘易斯转折点前后韩国收入分配现状 | 第36页 |
·刘易斯转折区间前后韩国政府的政策变化 | 第36-37页 |
·基于刘易斯转折点的中国台湾经验借鉴 | 第37-40页 |
·刘易斯转折点前后中国台湾的收入分配现状 | 第38-39页 |
·刘易斯转折区间前后中国台湾的政策变化 | 第39-40页 |
5 推进刘易斯转折点与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 | 第40-42页 |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第40-41页 |
·调整产业空间结构 | 第41-42页 |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服务体系 | 第42-44页 |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 第42-43页 |
·重视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障体系法制化 | 第43-44页 |
·大力支持农村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第44-45页 |
·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 第44-45页 |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45页 |
·增加农村公共物品投入 | 第45页 |
·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及技术水平 | 第45-47页 |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 第46页 |
·加快职业技术教育 | 第46页 |
·各地政府应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