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1 导论 | 第14-33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24页 |
| ·选题背景 | 第14-19页 |
| ·选题意义 | 第19-24页 |
| ·文献综述 | 第24-3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33页 |
| 2 中国农民工和养老保险制度 | 第33-54页 |
| ·概念界定 | 第33-44页 |
| ·农民工 | 第33-34页 |
| ·社会保障 | 第34-36页 |
| ·养老金及养老保险制度 | 第36-37页 |
| ·养老模式 | 第37-39页 |
| ·待遇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养老金计划 | 第39-40页 |
| ·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 | 第40-42页 |
| ·养老金制度的种类 | 第42-44页 |
| ·农民工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 第44-54页 |
| ·农民工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 | 第44-49页 |
| ·农民工形成的经济原因 | 第49-54页 |
| 3 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和国际改革趋向 | 第54-61页 |
| ·福利经济学 | 第54-55页 |
| ·凯恩斯的理论 | 第55-56页 |
| ·改良社会福利思想 | 第56页 |
| ·贝弗里奇报告 | 第56-57页 |
|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 | 第57-59页 |
| ·国际社会养老保障的发展趋势 | 第59-61页 |
| 4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61-73页 |
| ·国外典型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 | 第61-62页 |
| ·社会保险型 | 第61页 |
| ·福利保险型 | 第61-62页 |
| ·储蓄保险型 | 第62页 |
| ·国家型养老制度 | 第62页 |
| ·几个典型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62-69页 |
| ·德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62-64页 |
|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64-65页 |
| ·韩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65-66页 |
| ·英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66-68页 |
| ·新加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68-69页 |
| ·巴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69页 |
| ·典型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 第69-73页 |
| 5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73-87页 |
| ·独立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73-74页 |
| ·综合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 第74-75页 |
| ·并入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 第75-76页 |
| ·综合评价与分析 | 第76-80页 |
| ·独立型农民工养老模式优缺点 | 第76页 |
| ·综合型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 第76-77页 |
| ·并入型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 第77-78页 |
| ·三种模式的比较 | 第78-80页 |
| ·农民工退保的原因分析 | 第80-85页 |
| ·农民工参加“新农保”分析 | 第85-87页 |
| 6 建立个人账户积累制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87-102页 |
| ·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 | 第87-90页 |
| ·根据福利经济学原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 | 第88页 |
| ·对农民工“公共产品”(教育、文化等)的财政补贴可体现于养老补贴 | 第88页 |
| ·企业(用人单位)根据公平原则同等支付农民工养老保险费(按月缴纳) | 第88-89页 |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应符合农民工两栖生活方式 | 第89页 |
| ·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新制度 | 第89-90页 |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框架设计 | 第90-96页 |
| ·国家立法 政府主导 | 第90-91页 |
| ·建立农民工个人完全账户积累模式,并设立虚拟的政府补贴、其他资助等账户 | 第91-92页 |
| ·统一缴费政策 | 第92-93页 |
| ·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商业化运作 | 第93页 |
| ·建立统一管理转移接续无障碍的“一卡走遍天下”核心业务系统 | 第93-95页 |
| ·委托农民工养老金管理机构设置覆盖全国的养老金服务网点 | 第95页 |
| ·设置开放式接口 | 第95页 |
| ·财政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和担保责任 | 第95-96页 |
| ·农民工个人账户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 | 第96-98页 |
| ·投资风险 | 第96-97页 |
| ·通货膨胀风险 | 第97页 |
| ·企业缴费的拖欠风险 | 第97-98页 |
| ·应对风险的对策建议 | 第98-102页 |
| ·对农民工养老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的管理 | 第98-100页 |
| ·对农民工养老保险资金通货膨胀风险的管理 | 第100页 |
| ·对企业拖欠农民工养老保险费的风险管理 | 第100-102页 |
| 7 农民工养老金替代率测算 | 第102-110页 |
| ·建立个人账户精算模型 | 第102-103页 |
| ·确定参数 | 第103-106页 |
| ·确定账户资金的综合投资回报率i | 第104页 |
| ·确定参保者的工资p | 第104-105页 |
| ·平均余命e的取值 | 第105页 |
| ·农民工年度工资增长率x的取值 | 第105-106页 |
| ·个人账户的缴费方式 | 第106-107页 |
| ·参保者领取养老保险金标准 | 第107-109页 |
|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领取条件 | 第109-110页 |
| 8 研究结果评价和未来研究展望 | 第110-116页 |
| ·结果评价 | 第110-113页 |
| ·实现了农民工养老的基本目标 | 第110-111页 |
| ·账户完全积累模式是可行的 | 第111页 |
| ·三方缴费补贴是可以实现的 | 第111-112页 |
| ·一卡走天下模式大大提高了效率 | 第112-113页 |
| ·为全国城乡职工统筹养老提供了借鉴 | 第113页 |
| ·研究展望 | 第113-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26页 |
| 致谢 | 第126-127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