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1 红皮梨的着色机理 | 第13-16页 |
·果皮中的色素种类 | 第13-14页 |
·果皮中花青苷组份 | 第14-15页 |
·花青苷在果皮中的分布 | 第15页 |
·红皮梨着色与花青苷的关系 | 第15-16页 |
2 花青苷的生物合成 | 第16-23页 |
·花青苷的化学结构 | 第16页 |
·花青苷合成的分子基础 | 第16-19页 |
·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的结构基因 | 第16-19页 |
·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的调节基因 | 第19页 |
·花青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9-20页 |
·花青苷的合成时期 | 第20-22页 |
·花青苷的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花青苷的提取 | 第22页 |
·花青苷的分离与纯化 | 第22-23页 |
3 花青苷合成的影响因子 | 第23-27页 |
·内在因子 | 第23-25页 |
·糖 | 第23-24页 |
·酸 | 第24页 |
·激素 | 第24-25页 |
·外在因子 | 第25-27页 |
·光照 | 第25-26页 |
·温度 | 第26页 |
·外源糖 | 第26-27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27页 |
6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红皮梨果实色素类物质变化及其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 第29-51页 |
第一节 ‘红香酥’和‘中梨一号’梨果实色素变化及其与可溶性糖含量关系的研究 | 第29-41页 |
摘要 | 第29-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材料 | 第30页 |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的测定 | 第30页 |
·果皮PAL、CHI活性的测定 | 第30-31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红香酥’和‘中梨一号’果实生长发育动态 | 第31-32页 |
·‘红香酥’和‘中梨一号’果皮花青苷组分的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红香酥’和‘中梨一号’果皮色素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 第33-35页 |
·‘红香酥’和‘中梨一号’果皮PAL、CHI活性的变化 | 第35-36页 |
·‘红香酥’和‘中梨一号’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花青苷和PAL、CHI活性的关系 | 第36-38页 |
3 讨论 | 第38-41页 |
·‘红香酥’和‘中梨一号’果皮色素类物质的变化 | 第38-39页 |
·‘红香酥’和‘中梨一号’果皮花青苷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 第39页 |
·‘红香酥’和‘中梨一号’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花青苷含量及PAL、CHI活性的关系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红太阳’和‘红巴梨’果实色素变化及其与可溶性糖含量关系研究 | 第41-51页 |
摘要 | 第41-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材料 | 第42页 |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的测定 | 第42页 |
·果皮PAL、CHI酶活性的测定 | 第42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红太阳’和‘红巴梨’果实生长发育动态 | 第42-43页 |
·‘红太阳’和‘红巴梨’果皮花青苷组分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红太阳’和‘红巴梨’果皮色素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 第44-45页 |
·‘红太阳’和‘红巴梨’果皮PAL、CHI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45-46页 |
·‘红太阳’和‘红巴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及与花青苷和PAL、CHI活性的关系 | 第46-48页 |
3 讨论 | 第48-51页 |
·‘红太阳’和‘红巴梨’果皮色素类物质变化的比较 | 第48页 |
·‘红太阳’和‘红巴梨’果皮花青苷的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 第48-49页 |
·‘红太阳’和‘红巴梨’果实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含量变化及PAL、CHI活性的关系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喷施外源糖对‘红香酥’与‘红太阳’果实的增色作用 | 第51-65页 |
摘要 | 第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材料 | 第51-52页 |
·外施糖源处理 | 第52页 |
·果面色泽参数的测定 | 第52页 |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测定 | 第52页 |
·果皮PAL、CHI酶活性的测定 | 第52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60页 |
·喷施外源糖对‘红香酥’和‘红太阳’果面色泽参数的影响 | 第52-53页 |
·喷施外源糖对‘红香酥’和‘红太阳’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53-56页 |
·各处理对‘红香酥’和‘红太阳’果实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各处理对‘红香酥’和‘红太阳’果实果糖含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各处理对‘红香酥’和‘红太阳’果实蔗糖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喷施外源糖对‘红香酥’和‘红太阳’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56-59页 |
·各处理对‘红香酥’与‘红太阳’果皮色素的影响 | 第56-58页 |
·各处理‘红香酥’与‘红太阳’果皮成熟期花青苷组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 第58-59页 |
·喷施外源糖对‘红香酥’和‘红太阳’果皮PAL和CHI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3 讨论 | 第60-65页 |
·喷施外源糖对‘红香酥’和‘红太阳’果实着色的影响 | 第60-61页 |
·喷施外源糖对‘红香酥’和‘红太阳’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喷施外源糖对‘红香酥’和‘红太阳’果皮PAL、CHI活性的影响 | 第62-65页 |
全文结论 | 第65-67页 |
创新点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