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致密油开发效果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致密油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致密油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致密油储层孔隙度测定方法与实验装置研究 | 第19-37页 |
·致密油储层孔隙度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波义耳定律双室法测定致密油岩样孔隙度 | 第20-34页 |
·基本原理 | 第20页 |
·实验装置 | 第20页 |
·测定流程 | 第20-21页 |
·参数计算 | 第21-22页 |
·参数优化的基本原理与敏感性分析 | 第22-29页 |
·优化后的实验装置 | 第29-30页 |
·实例应用 | 第30-34页 |
·压力、温度对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压力对致密油孔隙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温度对致密油孔隙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致密油储层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 第37-45页 |
·致密油孔隙结构特征 | 第37-41页 |
·致密油储层孔喉大小分布 | 第41-44页 |
·样品Ⅰ | 第41-42页 |
·样品Ⅱ | 第42-43页 |
·结果对比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致密油储层单相渗流特征研究 | 第45-53页 |
·气测渗透率基本原理 | 第45页 |
·气测渗透率测定装置 | 第45-46页 |
·实验步骤 | 第46-47页 |
·实例应用 | 第47-49页 |
·贝雷砂岩岩样 | 第47-48页 |
·致密岩样 | 第48-49页 |
·对比分析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致密油热裂解实验研究 | 第53-71页 |
·实验样品 | 第53-54页 |
·实验方案 | 第54-55页 |
·实验装置 | 第55-57页 |
·实验步骤与采集数据要求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67页 |
·热解分析 | 第67-68页 |
·加热前后扫描电镜对比分析 | 第68页 |
·对比分析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致密油开采新方法研究 | 第71-74页 |
·EPICC 设计思路 | 第71页 |
·致密油开采新方法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