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第7-10页 |
第三节 商鞅与《商君书》之关系 | 第10-15页 |
第一章 商鞅富国强兵思想的立论前提 | 第15-28页 |
第一节 应时的历史观 | 第15-20页 |
第二节 自利的人性论 | 第20-26页 |
第三节 实效的价值观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农战论 | 第28-43页 |
第一节 商鞅提出农战论的动机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农战论中的重农措施 | 第31-37页 |
第三节 独具特色的“抑末”论 | 第37-41页 |
第四节 农战论中的重战思想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赏刑观 | 第43-57页 |
第一节 赏刑关系论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从秦国早期爵制看商鞅的轻赏思想 | 第44-53页 |
第三节 君权扩张下的刑罚观 | 第53-57页 |
第四章 “法治”观 | 第57-65页 |
第一节 法权独制 | 第57-63页 |
第二节 “当时而立法”与“法立而不革” | 第63页 |
第三节 商法非良法——以《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所载史实为例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