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词表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1页 |
·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干旱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应答 | 第14-18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 第14-15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5-16页 |
·干旱造成的氧化胁迫及植物的抗氧化作用 | 第16页 |
·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渗透调节作用 | 第16-17页 |
·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激素调节 | 第17-18页 |
·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根冠通讯 | 第18页 |
·豆科作物山黧豆和豌豆的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1-27页 |
·材料培养及干旱处理 | 第21页 |
·表型分析 | 第21页 |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1-22页 |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22-24页 |
·ASC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GSH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CAT活性测定 | 第23页 |
·SOD活性测定 | 第23-24页 |
·APX活性测定 | 第24页 |
·POD活性测定 | 第24页 |
·乙烯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抗氧化酶Mn-SOD,Cu/Zn-SOD,Fe-SOD,CAT和cytosolic APX基因的克隆 | 第24-26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4页 |
·RNA定量 | 第24-25页 |
·RNA完整性的检测 | 第25页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25页 |
·引物设计 | 第25-26页 |
·半定量RT-PCR分析抗氧化酶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7-35页 |
·干旱胁迫后山黧豆与豌豆的表型变化 | 第27-29页 |
·干旱胁迫后山黧豆与豌豆的活性氧及MDA积累 | 第29-30页 |
·山黧豆与豌豆在干旱胁迫下的渗透调节 | 第30页 |
·干旱胁迫后山黧豆与豌豆的根冠比、RWC及根活力变化 | 第30-31页 |
·干旱胁迫后山黧豆与豌豆内源乙烯含量的变化 | 第31-32页 |
·干旱胁迫对山黧豆与豌豆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32-33页 |
·抗氧化酶Mn-SOD,Fe-SOD,Cu/Zn-SOD,CAT和cytosolic APX的基因表达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5-41页 |
·干旱胁迫下山黧豆叶片的形态特征 | 第35-36页 |
·发达的根系是山黧豆干旱存活的保证 | 第36-37页 |
·脯氨酸的大量积累赋予山黧豆高效的渗透调节能力 | 第37页 |
·高效的抗氧化能力是山黧豆抗旱的基础 | 第37-39页 |
·内源激素乙烯与山黧豆抗旱能力的关系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