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全球视域中孔子的追求 | 第7-10页 |
| 一、孔子人格形成的来源 | 第10-20页 |
| ·亲人对孔子的影响 | 第10-13页 |
| ·周公对孔子的影响 | 第13-14页 |
| ·师友、弟子对孔子的影响 | 第14-17页 |
| ·君主对孔子的影响 | 第17-18页 |
| ·社会现象对孔子的影响 | 第18-20页 |
| 二、孔子精神风貌及分析 | 第20-27页 |
| ·自强不息 | 第21-23页 |
| ·重义轻利 | 第23-24页 |
| ·社会关怀 | 第24-26页 |
| ·自身安顿 | 第26-27页 |
| 三、孔子人格独特性分析 | 第27-39页 |
| ·关于“礼” | 第29-34页 |
| ·礼是孔子对抗权力与暴力的手段 | 第29-30页 |
| ·礼对孔子人格的束缚性 | 第30-32页 |
| ·礼——立人于古今天地之间 | 第32-34页 |
| ·关于“仁” | 第34-39页 |
| ·仁是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境界 | 第34-35页 |
| ·仁是孔子创造性人格的集中喷发处 | 第35-37页 |
| ·仁——孔子秉持的道统之基 | 第37-39页 |
| 余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困惑 | 第39-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