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科学基础理论论文--建筑空间理论论文

上海老城厢空间的身体理论解读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章 身体理论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表达第14-25页
   ·身体理论的发展第14-18页
     ·身体理论在西方的发展第14-17页
     ·中国传统的身体观念第17-18页
   ·城市物质性结构与身体的类比第18-21页
   ·城市概念性模型——传统城市的身体隐喻第21-23页
   ·城市中身体观念的特性第23-25页
第二章 上海老城厢空间语言中的身体第25-50页
   ·上海老城厢的空间界定第25-26页
   ·运动中的身体——速度第26-37页
     ·身体速度的变化对空间和时间地位的影响第27-28页
     ·身体速度对空间感知的影响第28-29页
     ·老城厢道路系统的演变第29-34页
     ·老城厢交通工具的变迁第34-37页
   ·相对静态的身体——尺度第37-45页
     ·尺度的概念第37-39页
     ·空间尺度对身体感知的影响第39-40页
     ·老城厢空间尺度对身体感知影响第40-45页
   ·区域性的身体——领域性第45-50页
     ·领域性的概念与公共领域的形成第45-46页
     ·老城厢空间领域性形成的身体基础第46-48页
     ·老城厢空间领域性对公共交往的促进第48-50页
第三章 上海老城厢空间变迁中的身体观念第50-65页
   ·城墙废立中身体观念的变化第50-57页
     ·筑城中的身体观念第50-54页
     ·废城中的身体观念第54-57页
   ·填浜筑路中的身体观念第57-60页
     ·疏浚河浜——自然的身体观影响下对自然的顺从第57-58页
     ·填浜筑路——身体观模糊后对自然的控制第58-60页
   ·老城厢城市秩序的建立与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记忆第60-65页
     ·老城厢中心秩序的建立第60-63页
     ·老城厢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记忆第63-65页
第四章 当代城市空间中身体的多维视角第65-73页
   ·当代城市中身体矛盾的体现第65-68页
     ·尺度的选择——鸟瞰视角还是地面视角第65-66页
     ·结构的活力——城市的从“大”到“小”第66-67页
     ·交往密度——高密度还是低密度的依据第67-68页
   ·历史城市保护中身体观的作用第68-70页
     ·历史城市保护中的新机遇第68-69页
     ·历史城市的振兴第69-70页
   ·夹缝中的身体——对城市低收入聚居区的思考第70-73页
结语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9-80页
附录第80-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甪直水巷环境构造与装饰研究
下一篇:α-MoO3电化学储能性能的研究